武漢有個“洋雷鋒”志愿隊(組圖)
2017-03-04 16:06:00 來源:荊楚網

 2.jpg

“洋雷鋒”志愿隊隊員們參加公益捐贈

湖北日報(荊楚網)消息(記者沈素芬 通訊員黨波濤 武穎)在武漢,有一支“洋雷鋒”志愿隊,隊員們膚色不同,卻同樣信奉“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操著不同的語言,卻一起踐行“向雷鋒學習”的時代精神。他們,就是由華中師范大學留學生組成的華師“洋雷鋒”志愿隊。

華師“洋雷鋒”志愿隊成立于2012年4月,由來自30個國家的幾十位留學生組成。團隊旨在為武漢社區(qū)、學校、醫(yī)院等提供非營利性的志愿服務,一起學習雷鋒精神。

1.jpg

“洋雷鋒”阿達姆

  尼日利亞留學生阿達姆成武漢首位“洋雷鋒”

  2010年,來自尼日利亞的留學生阿達姆結識了武漢市農民工子弟學校春苗小學的校長陳瑛,她邀請阿達姆給孩子們教英語。第一次因為不熟悉路,715公交車一路顛簸,等到達了復興二村站時,他不敢相信,校長和幾個老師,還有孩子擔心他會迷路,居然早就在站牌處等待自己的到來。阿達姆很感動,說:“他們都很高興看到我,我感受到了春苗的熱情,心里好高興。”

  從此,阿達姆決定要留在春苗小學教英語。阿達姆每個周末都會早早起床,乘坐將近兩個小時的公交車趕到春苗小學。他的辛苦付出贏得了師生的尊敬和感謝,也感動了武漢市民。媒體稱他為“洋雷鋒”,阿達姆為自己的這個稱號感到驕傲。

  阿達姆知道雷鋒是中國的好人,他下定決心,要用自己的行動,向雷鋒精神靠近。這幾年,一起到春苗小學支教的留學生同學越來越多。阿達姆靈機一動,考慮起組織一個團隊,讓一個人的力量變成一個集體的力量,于是“洋雷鋒”志愿隊應運而生。

  2013年,阿達姆帶領導團隊成員赴央視參加《社區(qū)英雄》節(jié)目,最終為這些中國孩子募集到了25萬元“夢想基金”。這筆善款阿達姆捐給了春苗學校,以幫助學校改善基礎設施,能夠接收更多的農民工孩子使其獲得良好教育。

  除了在春苗小學義務支教,“洋雷鋒”志愿隊還多次幫助利民學校等多所農民工子女學校的學生,并參與其組織的各項活動。他們利用課余的時間參與了七色彩虹幼兒園的支教活動。2015年7月,阿達姆畢業(yè)回國前,春苗小學為他舉辦了歡送會。在最后的歡送會上,阿達姆情緒激動,泣不成聲,多次表示他今后如果有機會一定再回江城。而學生們也一一走上臺擁抱著他。校長陳瑛對阿達姆說,春苗學校以后就是你的“娘家”,想家了就常回家看看。

4.jpg

“洋雷鋒”帕特

薪火相傳 武漢“洋雷鋒”大量涌現(xiàn)

  阿達姆畢業(yè)回國后,“洋雷鋒”志愿隊隊長的接力棒就傳遞到了來自剛果(金)的留學生帕特手中。

  帕特與志愿者的結緣,是2014年6月前往盲人學校的一次志愿活動。“我們跟盲人玩游戲,閉上眼睛上下樓梯,親身體驗盲人的世界?!边@一次的服務,讓帕特感受到了盲人朋友看不見光明的痛苦,和他們生活的艱難。不久后,帕特又前往協(xié)和醫(yī)院陪護白血病兒童。因為本科學習的是臨床心理學,他有時候會利用心理學課堂中所學到的方法陪小朋友玩,收獲了很多歡樂。兩次志愿服務的經歷,讓志愿者三個字在他心中扎下了根,而一次偶然觀看電影《雷鋒》的機會,更是讓幫助他人發(fā)了芽?!拔矣X得好奇怪,電影畫面中的那個人,除了膚色不一樣外,不就是我嗎?”帕特開玩笑道。

  接過阿達姆隊長的接力棒后,帕特繼續(xù)發(fā)揚志愿服務精神,擴充隊伍。如今,“洋雷鋒”志愿隊已有70多人,分別來自30多個國家。隊員們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定期開展公益項目,免費提供志愿服務,如義務支教、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兒、雙語翻譯和綠色環(huán)?;顒拥龋ㄟ^自己的實際行動,充分展示和發(fā)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雖然有時覺得苦累,但志愿活動也在悄然改變著帕特的生活:“自從我當了志愿者,所有所謂的痛苦都隨風而去了,我學會了堅持自我、堅持夢想?!倍浵胍椭袊瑢W一起出去散步聊天的愿望,現(xiàn)在也慢慢實現(xiàn)。

  2017年2月26日,在由武漢鐵路局團委舉辦的2017年“小桔燈”青年志愿者服務武鐵春運活動表彰文藝匯演舉行,華中師范大學榮獲2017年“小桔燈”志愿服務鐵路武漢春運活動優(yōu)秀組織獎,帕特連續(xù)第二年榮獲 “杰出青年志愿者”稱號,隊員佳妮和王南南均榮獲“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稱號。

  “洋雷鋒”志愿隊的隊員們認為,參加志愿者活動找到了一種歸屬感,做志愿服務可以認識到更多人,獲取到更多知識,通過志愿活動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人與中國社會,而這些是在課堂上難以學到的。

3.jpg

“洋雷鋒”志愿隊隊員正在義務為孩子們授課

  志愿服務讓留學生愛上中國

  “參加生活實踐活動比學習文化課快樂一百倍,但實踐活動不是無意義的活動,而是一種文化體驗。這種文化體驗會使留學生獲得愉悅,得到滿足。”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佐斌說,華師一直堅持用愛心文化引導教育留學生,為他們提供各種鍛煉實踐的機會。

  佐斌說,讓留學生適應華師,適應中國的生活方式,適應地方風土人情,“洋雷鋒”志愿隊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學校了解武漢了解中國的平臺。學校堅持以人為對象,重視留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同中國人打交道,因為對中國人有感情也會對中國有感情。

  “孩子們對阿達姆不舍,阿達姆也疼愛孩子們。”佐斌認為,這對留學生來說是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他們能感受到自己在中國的價值。同學們的實踐活動不同于傳統(tǒng)演講等知識性文化活動,而要注重讓同學們接觸生動的人,接觸中國文化。

  佐斌表示,學校努力讓大家感受到“愛在華師”的校園文化,注重弘揚忠誠博雅的精神。學院支持學生的工作,并且?guī)椭浣鉀Q困難。比如《留在華師》雜志,就是由留學生自編自辦,校領導、院領導負責雜志質量和內容的把關,并且為其提供資金支持。

  “我們一直致力于打造最有愛的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讓每一個來到華中師范大學的留學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都能為最有愛的家添磚加瓦。我們的夢想正在通過“洋雷鋒”志愿隊而成為現(xiàn)實!”佐斌說。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