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飼養(yǎng)長江江豚成功回歸自然 系全球首例
2017-03-19 10:42:00 來源:楚天都市報

人工飼養(yǎng)長江江豚成功回歸自然 系全球首例

 圖為:研究員們和阿寶的合影(資料圖)

  一頭在武漢白鰭豚館生活了7年的長江江豚,重返天鵝洲長江故道后,先后順利繁育出至少兩頭小江豚。昨天,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鯨類學科組負責人王丁研究員稱,如今阿寶已21歲高齡(相當于人類60多歲),身體仍健康。這表明,這頭人工飼養(yǎng)的長江江豚已適應了長江故道的環(huán)境,成功重返自然,這在目前是世界首例也是唯一一例。

  科研人員給這頭雄性江豚取名阿寶。2004年11月,8歲的阿寶從天鵝洲故道被捕撈起來,送進武漢白?豚館進行人工馴養(yǎng)。2011年4月9日至23日,它被送回到湖北石首天鵝洲白?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回歸長江故道。

  在2015年天鵝洲故道江豚普查中,科研人員又見到了阿寶,并通過親子鑒定,確認阿寶在2011年回到故道后至少繁育了2個子代,加上它2004年前繁育的3個子代至少給它生了十個孫子(女)和2個曾孫,阿寶“一家四代”(不含母江豚)共有18頭,真正實現(xiàn)了“兒孫滿堂”。

  天鵝洲長江故道過去是長江的一部分,是白鰭豚、長江江豚的自然棲息地,非常適合江豚生存。阿寶成功重返天鵝洲故道,證明在人工環(huán)境中長期飼養(yǎng)的長江江豚,仍可以重新適應自然環(huán)境、成功繁殖后代。這為以后將保護區(qū)內(nèi)的長江江豚重新放歸長江、重建自然種群,奠定了基礎(chǔ)。

  因為人類活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長江江豚在急劇減少,目前不足1000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過模型預測認為,如不采取及時有效保護措施,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最快可能在未來10年左右消失。

關(guān)注大楚網(wǎng)官方微信(微信號:dachuwang),給你有用有趣有料的資訊,還有好禮天天送。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guān)注吧。

人工飼養(yǎng)長江江豚成功回歸自然 系全球首例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