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官章
推薦單位:省扶貧辦、宜昌市委宣傳部
羅官章,男,80歲,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2016年7月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16年10月,他榮獲2016年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他擁有60年黨齡,曾在海拔1700多米的牛莊鄉(xiāng)當了13年“一把手”。當年,他帶領群眾開山劈路,“劃旱船修電站”,創(chuàng)造了聞名全省的“牛莊精神”,獲得全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
1997年,他從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位置上退休之后,悄悄回到海拔1700多米的老家牛莊,帶領鄉(xiāng)親們轉觀念、學技術、調結構、闖市場,依靠種藥材、蔬菜、煙葉,讓千余農戶擺脫貧困。牛莊農民稱他是真正的大山英雄,是優(yōu)秀的共產黨人。3月29日,人民網(wǎng)發(fā)表評論《讀懂退休縣官羅官章的情懷》,詮釋羅官章內心深處的那份信念、情懷、智慧和擔當。此前,人民網(wǎng)曾兩次全文轉發(fā) “退休縣官扶貧記”系列報道,包括消息《退休縣官羅官章回鄉(xiāng)扶貧十九年》、評論《向羅官章學什么?》和通訊《一座山,一輩子》,并配發(fā)4幅圖片重點推介。
“不讓鄉(xiāng)親們荷包里有錢,死了也閉不上眼!”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羅官章曾在牛莊鄉(xiāng)當過10余年“一把手”,解決了農民的“糧袋子”,但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沒能解決農民的“錢袋子”。“在任上的那些年,我們解決了鄉(xiāng)親們的‘糧袋子’,始終沒有解決鄉(xiāng)親們的‘錢袋子’。老百姓吃飽了,荷包是癟的”。多年來,羅官章始終對鄉(xiāng)親們有種“虧欠”感。
“不讓鄉(xiāng)親們的荷包里有錢,死了也閉不上眼”。退休后,羅官章放著縣城房子不住,毅然返回老家住木板房,先后嘗試了10多種藥材、煙葉和蔬菜的種植。經過鄉(xiāng)里推廣,最終形成了煙葉、藥材、蔬菜三大支柱產業(yè)。
回鄉(xiāng)至今,羅官章不顧年邁和身患多種疾病,癡情“巡山傳藝”,始終都在為鄉(xiāng)親們“脫(窮)帽子”奔波。
李傳述是橫茅湖村的貧困戶,家里5個孩子,除在外打工下苦力,基本沒有收入來源。一家住的是茅草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羅官章在村里推廣香菇栽培時,知道了他家的情況。二話沒說,扛了一把鋤頭來到他的地里,指導他掏溝平地,把每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都寫在進門的墻上。過了一個星期,羅官章又帶著菌種上山,和村干部一起幫他制作菌袋、接種……第二年,李傳述的香菇發(fā)展到5000筒,收入1萬多元??h科委知道后,把李傳述樹為科技致富典型,聘請他到周邊幾個鄉(xiāng)傳授香菇種植技術。
九里坪村農民楊緒超三兄弟,住的是茅草屋,輪著穿一雙破球鞋。1999年初,羅官章登門動員他們種天麻,幫助貸款3000元,并免費提供部分菌種和技術指導。當年,三兄弟凈賺1萬多元,將茅草房換成7間磚瓦房。8年后,楊緒超又建新房,還買了電視、冰柜、太陽能熱水器等。
羅官章像燒不盡的“火種”,點燃了鄉(xiāng)親們“挖窮根”的激情。據(jù)統(tǒng)計,19年間,跟著他種煙葉、藥材、蔬菜的1500多個農戶,累計增收5.1億元。牛莊鄉(xiāng)原副鄉(xiāng)長李思達感嘆道:“老百姓的荷包能鼓起來,羅老有大半的功勞”。
‘我們的戰(zhàn)斗崗位在牛莊,我們要做牛莊人民的“牛”!’
干部黨員帶頭干,再發(fā)展示范戶,最后推廣到農戶。這是羅官章堅持了幾十年的產業(yè)扶貧“訣竅”。無論在任上,還是退休后,每找到一個新門路,他都和鄉(xiāng)黨委、政府一班人率先試種,做出樣板,然后才在群眾中推開。
1983年以前,牛莊的苞谷產量低,長得像“野雞爪爪”。時任鄉(xiāng)黨委書記的羅官章率先在田里進行對比試驗后,決定在全鄉(xiāng)推廣地膜苞谷,掀起一場“白色革命”。他要求黨員干部率先學科技、搞試驗,同時請農業(yè)技術員到田頭指導。第二年,全鄉(xiāng)發(fā)展地膜苞谷5000多畝,單產提高100多公斤,大大解決了老百姓糧食緊缺的問題。
推廣香菇生產時,九里坪村民說“菌種”太深奧,怕搞虧了,寧愿出去“做苦力”掙生活費。羅官章跑了10多公里山路,找到村黨支部書記商議:村里黨員干部先干,干成功了群眾跟著干。在他和黨員干部的帶動下,九里坪村香菇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不到3年,村里發(fā)展香菇50多萬筒,年收入超過百萬元,成為全鄉(xiāng)“香菇第一村”。
金山村羅家灣,兩山夾一沖,不通公路,號稱“窮盆子”。當?shù)卮迕裼芯淇陬^禪:“有苞谷飯吃就不餓,有臘肉吃就不錯,穿的只要不冷,住的只要不滾(石頭)。2000年夏天,羅官章翻山越嶺3個多小時,趕到山腳下的羅家灣,叫來3名村干部,承諾提供天麻種子,幫助他們先示范做出樣板,再帶領群眾種植。暑去冬來,羅官章前后4次去羅家灣現(xiàn)場輔導技術。在天麻種植的每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他都派技術員定期駐村指導。第二年,金山村就有125戶村民種植天麻,戶均增收5000多元,還有10多個大戶收入超過10萬元。
19年來,羅官章帶領村民先后試種過香菌、白肋煙、中藥材、蔬菜、魔芋、百合等品種,還嘗試養(yǎng)豬、養(yǎng)羊、養(yǎng)雞和特種養(yǎng)殖。家在他對面的村民朱坤說:“從羅老回鄉(xiāng)起,他就沒閑過,不是在種什么,就是在養(yǎng)什么?!?/P>
“只有靠科技,才能找到脫貧門路!”
退休后回到老家,羅官章時刻提醒自己:老有所識,改變舊觀點;老有所學,活到老,學到老。
多年的領導工作實踐讓羅官章的見識很不一般,他深知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只有靠科技,才能找到脫貧門路?!睘榱苏莆照吆涂萍夹畔?,他年年訂閱多種報刊,堅持“天天讀”,累計記下幾萬字的筆記。
天麻,作為名貴中藥材,人工栽培難在突破有性繁殖關。1998年春節(jié)剛過,積雪未化,羅官章帶領村民赴陜西、山西學習天麻種植技術。
在當時,誰攻克了人工有性繁殖技術,誰就掌握了致富的“金鑰匙”。所以,羅官章和陳孔煥取經途中一路坎坷,對方不是索要高昂轉讓費,就是對關鍵技術三緘其口。
“別處能繁殖成功,牛莊也能行。”羅官章一股“牛脾氣”爆發(fā),決定在自家搞天麻有性繁殖試驗。在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術過程中,他“屢敗屢戰(zhàn)”,先后進行100多次試驗,鋸掉的菌材堆成山,觀察記錄整整寫了3大本。有一次切割菌材時,因雜木突然扭滑,他的兩個手指被鋸掉。然而,他僅住院10多天就跑回家,繼續(xù)堆培菌材,終于在五峰率先攻克了天麻有性繁殖技術。與傳統(tǒng)栽培法相比,新技術不僅省工省時增產1 倍多,還解決了品種退化問題。經過推廣,全鄉(xiāng)天麻種植從19年前的220平方米發(fā)展到去年的1.68萬多平方米,共增收1.8億元。
白肋煙,曾是國家扶持武陵山區(qū)群眾脫貧的重點產業(yè)。剛開始,很多農民以為世代種煙,不需要什么科技,可大面積種植后,因為不懂技術和管理,吃了大苦頭。牛莊鄉(xiāng)推廣白肋煙種植時,羅官章率先種植做試驗,請煙草站技術人員現(xiàn)場指導,還錄下來放到廣播里天天講。當年,農民一畝煙葉純收入達到1500元,全鄉(xiāng)煙葉面積超過8000畝,一舉成為全縣煙葉大鄉(xiāng)。鄉(xiāng)黨委書記肖永奎深情地說,“牛莊人民能基本脫貧,得感謝羅老,是他幫我們打下了產業(yè)基礎?!?/P>
時光閱,天地鑒,百姓評。羅官章,終于在耄耋之年,幫助山區(qū)群眾搬走了那座貧困的大山,實現(xiàn)了他“熱愛山區(qū),扎根高山,立志帶領群眾改變窮困面貌”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