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訊(通訊員黃紅波 程飛)本是和睦的鄰居,只因一間隱蔽的違建房,雙方交惡20 年。五一前夕,經城管協(xié)調,違建戶同意自拆,兩家握手言和。
朱師傅經營著一家五金建材店,萬師傅開了一間米面加工小作坊。兩家租賃了同一個物業(yè)公司的相鄰門面在武東街上做生意,沒有競爭關系,倒也相處和睦。可是,自從朱師傅于上個世紀的1997年在門面后,倚靠兩面墻搭建一間石棉瓦的棚子后,“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這間“小屋”面積有12平方米,不僅占用了自己門面后的空地,也把萬師傅門面后面的空地侵占了。因為在門面房的后面,比較隱蔽,沒有引起城管部門的注意,遂成為歷史存量違建。棚頂?shù)氖尥呔o臨萬家門面的后墻和透氣窗,逢下大雨,對小作坊的生產有直接的影響。
近幾年,因生意不景氣,朱家又將本來是作儲物間的棚子改造成麻將室,還在旁邊修了簡易廁所,明溝排放,臭氣很重,更是對萬家有影響。為此,萬師傅當面找朱師傅溝通過,朱師傅不理會;找物業(yè)公司反映,物業(yè)公司嫌麻煩不出面。兩家積怨越來越深,經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發(fā)生爭吵,有時恨不得要動武,好多次都鬧到了派出所……
爭爭吵吵快二十年了,萬家一直沒有中斷尋求解決的辦法。最后的一招,他想到用舉報違法建設的方式尋求了斷,起先,城管執(zhí)法隊員前往調查,告知石棉瓦棚子”是1997年左右建成,屬于存量違建非新增違建,存量違建不一定必拆。 “露天廁所”只是棚子內的明溝,萬師傅對此結果很不滿意,他繼續(xù)投訴,最后反映至湖北省陽光信訪平臺。
為化解矛盾,城管隊員多次找朱師傅做工作,誰知朱師傅道出一個“秘密”:原來萬師傅并不是一定要他拆除棚子,而是想要朱家將這塊空地讓給他,朱家不同意后,他就到處投訴。即便如此,為徹底解開這個死結,城管執(zhí)法人員還是勸導朱師傅將定性無疑是違建的棚子拆除為好,同時向物業(yè)公司施加壓力,請他們出面調停,物業(yè)公司告訴雙方:如果不達成和解協(xié)議,來年將不與他們續(xù)簽租賃合同。最終,三方坐下來,心平氣和地簽訂《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由朱師傅拆除石棉瓦棚子,并改造棚內明溝消除臭氣。
4月29日,在城管執(zhí)法隊員的監(jiān)督下,朱師傅請人自拆,并著手處理露天“廁所”。萬師傅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