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線上的守望者——記新疆護邊老人魏德友(下)
2016-10-27 16:16:0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27日電 題:邊境線上的守望者——記新疆護邊老人魏德友(下)

新華社記者何軍、張曉龍

在中哈邊境薩爾布拉克草原,放牧巡邊的魏德友如同一個“流動崗哨”,守望著草原邊境線52年未曾換崗。他說:“只要自己還走得動,就要一直守下去。”

76歲的魏德友現在每天堅持走8公里的牧道去邊境線,看有沒有人員經過的痕跡,到牧民留下的房子查看情況。在春秋兩季,魏德友還要時刻盯住牧民放牛羊,勸返抵邊的牲畜。

守邊半個多世紀來,魏德友和妻子劉京好只分別回過山東老家一次,他們將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守邊事業(yè)。

當年20歲出頭的魏德友從北京軍區(qū)轉業(yè)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61團兵二連屯墾戍邊,白天搞生產建設,晚上還要執(zhí)勤巡邏、守衛(wèi)邊境。那時,他和守邊牧民堅持通過放牧的方式捍衛(wèi)領土,這是邊境最危險的工作。

“加克路(161團駐守一帶),布奇兵,百姓對軍,寸土連北京,屯墾戍邊守領土,憶往事,不留名。”老兵團人留下的這一首《江城子·憶邊境轉場斗爭》,正是描寫當時守護在邊境一線的魏德友和他的戰(zhàn)友。

2003年,中哈兩國邊境勘界工作結束,其中就包括魏德友守護的薩爾布拉克草原一帶。那一天,他走到中哈邊境173號界碑前,撫摸著滄桑的石碑,潸然淚下。

沒有了邊境爭議,魏德友卻沒結束自己的守邊工作。武警塔城地區(qū)邊防支隊政治部主任彭剛說,春秋牧季,草原牧民經常抵邊放牧,極易引發(fā)人員及牲畜非法越界;夏冬兩季,牧民走了,草原變成“無人區(qū)”,發(fā)生偷越境的概率又相對增加。

邊防連機要參謀常向耀回憶到,在薩爾布拉克草原的中哈邊境,魏德友就像一幅“活地圖”,沒拉鐵絲網的時候,界碑在哪,邊界線怎么分布,他都了然于胸。

退休之后,魏德友留下來成了薩爾布拉克草原的“流動崗哨”,他時刻觀察是否有人畜抵邊,一旦出現險情,第一時間沖上去制止、勸返,解決不了的就立即與邊防派出所或者邊防連聯(lián)系。

52年堅守在草原邊境一線,魏德友并不圖什么。在草原放羊,魏德友常常不賺倒賠;塔城地區(qū)吉也克邊防派出所干事高向敏清晰地記著,發(fā)護邊員津貼時魏德友追著他推辭,嘴里喊著“我啥也沒做,不能收”。

這份無私的堅守也在影響著他人。在額敏河邊防連服役了11年的劉成朋告訴記者,新兵下連隊時都要喝魏德友家井里打出的苦澀堿水,嘗一口就知道在這堅守幾十年有多難;老兵退伍時,大家都會自帶食材,在魏德友的土房子里做一頓飯道別。

劉成朋說,入伍兩年的時候,自己曾打算復員回老家,正是被魏德友的堅守所感動,他決定留下來,一干就是11年。

現在,年邁的魏德友有了守邊的繼承人。他的二女兒魏萍決定辭去山東的工作回到出生的草原,接過父親的羊鞭繼續(xù)放牧巡邊。

?

?

半個世紀的孤獨堅守——記新疆護邊老人魏德友(上)

好山水成新疆農民致富“錢袋子”

新疆實現貧困家庭學生資助“全覆蓋”

國家給予新疆脫貧攻堅特殊支持 南疆專項資金提高至4億元

?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