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國人而言,春節(jié)意味著合家團圓,意味著放松休息。中央領導也這樣么?或許是,又或許未必。政知局回看歷史,發(fā)現(xiàn)多次扭轉歷史軌跡的事件,就發(fā)生在春節(jié)前后。
三個春節(jié)
1929的春節(jié),是毛澤東度過的最驚險的春節(jié),紅軍此前連續(xù)吃下敗仗,已經斷炊,而國民黨劉士毅部在后面跟追不舍,毛澤東必須在春節(jié)中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應對危機。為了拯救士氣,毛澤東吩咐軍需處,一定要想辦法找到一些食物,讓士兵們吃上一頓年夜飯。軍需處以打欠條的方式收集了附近居民的一些食物,包括幾頭豬和米酒。大年初一,戰(zhàn)斗打響,毛澤東率領的紅四軍絕境逢生,擊潰了劉士毅部。
政知局注意到,比起5年前的春節(jié),1934年的春節(jié)可謂是毛澤東度過的最為“輕松”的春節(jié),陪伴家人成為毛澤東春節(jié)的主要“工作”之一。春節(jié)當天上午,毛澤東一直陪伴在妻子賀子珍和兒子毛岸紅身邊,還陪著毛岸紅玩耍,這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1976年春節(jié)是毛澤東人生中最后一個春節(jié),這一年春節(jié)沒有纏身的政務,身邊只有幾個工作人員。張玉鳳曾回憶,“午夜飯是我一勺一勺喂的,此時的毛澤東不僅失去了飯來伸手能力,就是飯來張口也十分困難?!泵珴蓶|的最后一頓年夜飯,就是在病榻上吃了幾口武昌魚和一點米飯。
張玉鳳回憶,入夜后,中南海能夠聽到遠處的鞭炮聲,毛澤東用低啞的聲音說,放點爆竹吧,你們這些年輕人也該過過節(jié)。聽到工作人員燃放的爆竹聲后,暮年的毛澤東露出了一絲笑容。
火車上的春節(jié)
1949年的春節(jié)極不尋常,當時三大戰(zhàn)役已經結束,中共在解放戰(zhàn)爭中取得了絕對優(yōu)勢。1月30日大年初二,蘇聯(lián)領導人斯大林的特使米高揚來到西柏坡面見毛澤東。
此前,毛澤東訪蘇的愿望有由來久矣。1948年4月,毛澤東構想前往莫斯科與斯大林會談,他曾發(fā)電報給蘇聯(lián),“我決定提早動身赴蘇”。然而斯大林卻勸毛澤東推遲來蘇,并說了一番政治“客套話”,毛澤東心領神會,表示自己突然身體不適,無法動身。
1948年7月,身在西柏坡的毛澤東再次致電莫斯科,希望訪蘇,隨從甚至已經為他準備好了大衣、皮鞋以及行李箱。斯大林又一次回絕了毛澤東,他認為中共領導人在內戰(zhàn)勝利前夕不適合前往蘇聯(lián)。
眼看著國共內戰(zhàn)大勢已定,斯大林派出特使米高揚秘密來到西柏坡。時逢春節(jié),毛澤東只是在自家門口迎接。
大年初四,毛澤東等人和米高揚開始了正式會談,會談中,中方提出了物資和資金人員方面的援助,毛澤東在會面中夸贊斯大林,稱蘇聯(lián)對東北的軍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米高揚此次訪華,為未來毛澤東訪問蘇聯(lián)打下了基礎。1949年12月,毛澤東終于開始訪問蘇聯(lián).
1950年2月14日,就在春節(jié)前三天,中蘇雙方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xié)定》和《關于蘇聯(lián)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xié)議》等文件。1950年2月17日春節(jié)當天,毛澤東離開莫斯科返回北京,在火車上度過了春節(jié)。
“茶壺煮餃子”
1979年1月28日,大年初一。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來到首都機場,準備訪問三十年前社會主義陣營最大的敵人——美國。
政知局注意到,當年1月1日,中美便已經建交,但尚未通航。鄧小平計劃在大年初一這天從北京飛往上海,接到在上海等待的美國領港員,再取道美國阿拉斯加州,最終抵達華盛頓。出發(fā)這天,上海大霧,專機遲遲無法起飛,民航方面人員經過反復權衡,最終決定,飛機直飛東京,在東京加油后,再飛往美國阿拉斯加。飛往東京途中會經過上海,一旦上海天氣好轉,就遵循原計劃,在上海降落。
當時,中國民航的食品供應很落后,既沒有速凍餃子,也沒有現(xiàn)代化的加熱設備。為了讓鄧小平在春節(jié)當天吃上一頓餃子,機組人員機智的想到了“茶壺煮餃子”。包好的豬肉白菜餃子被裝入冰盒送上飛機,專機起飛后,乘務員用飛機上的燒水杯,將水餃一份一份的加熱。鄧小平高興地說,“飛機上還能吃餃子呀!我們今天就在天上過年了!”
起飛后不久,好消息傳來,上海虹橋機場的大霧消散,專機決定在上海降落。接到了美國領港員后,專機又在大霧中起飛,飛往美國。美國時間1月28日下午,鄧小平抵達華盛頓,相當于在中國、美國兩地各過了一次大年初一。
這次訪美,也成為中美關系的“融冰”之旅。
南巡中過節(jié)
從l988年到1994年,鄧小平連續(xù)七年到上海過春節(jié)。
1988年除夕,鄧小平出席了上海市各界春節(jié)聯(lián)歡會。鄧小平的足跡在上海駐留引起了廣泛關注,一些人已經感覺到,鄧小平將改革的下一步棋選在了上海浦東。鄧小平一直遺憾,浦東沒有在改革之初納入“經濟特區(qū)”。春節(jié)過后,鄧小平返回北京,沒多久,上海浦東新區(qū)建設就排在了日程上。
1992年,改革開放到了必須進一步深化的十字路口,1月17日鄧小平開始了“南巡”之旅。1月31日春節(jié)前4天,鄧小平結束在廣東的南巡,來到南巡最后一站上海,并在上海度過了春節(jié)。春節(jié)期間,鄧小平經常連夜整理審定后來的“南巡談話”。
春節(jié)期間,鄧小平專門就選拔、培養(yǎng)、使用年輕干部的問題發(fā)表了重要意見。他說,干部培養(yǎng)體制上要后繼有人,各個梯次上都要有。要解放思想,這是解放思想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膽子要大一點,人無完人。他還說,“年輕一點的同志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老的就沒有嗎?老的也是那樣走過來的。要從基層搞起,就后繼有人?!?/p>
政知局注意到,鄧小平還視察了上海很多企業(yè),發(fā)表了多次講話。南巡講話全面解決了困擾國人的姓“社”姓“資”問題,明確提出“三個有利于”標準。根據(jù)這一標準,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計劃和市場的優(yōu)劣問題也有了明確答案:“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