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新:這輩子就干了表演這么一檔子事兒
2017-09-27 13:48:00 來源:人民網(wǎng)

中央廚房.png

1.jpg

2017年,楊立新60歲了。

這個在天橋附近長大的北京人,談吐中常帶出濃厚的京韻京腔兒,從前門肉市的廣和劇場、天橋的萬盛劇場聊到和他曾同住一個胡同的京劇名家王瑤卿、毛世來,回憶往昔仿若昨日;這位被北京人藝一手培養(yǎng)成長起來的舞臺驕子在今年正式辦理退休,但聊起表演依然滔滔不絕,偶爾不忘自嘲一句:“嗨,我這輩子就干了表演這么一檔子事兒”,說著,那標(biāo)志性的酒窩便浮現(xiàn)出來。

再過幾天,他和陳佩斯主演的話劇《戲臺》又將在北京喜劇院與觀眾見面。

“戲臺”之上,楊立新勾上楚霸王的無雙臉,有板有眼地唱起《霸王別姬》的經(jīng)典唱詞。

現(xiàn)實之中,走過一甲子的楊立新還想在舞臺不斷立“新”,因為他覺得“每一個戲都要超越和克服自己”。

似如他主演的話劇《天下第一樓》里的那副對聯(lián)——誰是主人誰是客?時宜明月時宜風(fēng)。

從戲劇到人生,在舞臺中央,他從未退場。

“每個戲都不是容易事,一個成功的角色將是下一個角色的最大敵人?!?/p>

對楊立新而言,《戲臺》這部喜劇難演,因為它需要控制手法的變換、掌握語言和語調(diào)的能力、掌握身體的節(jié)奏都得是最準(zhǔn)確的——如果表演不準(zhǔn)確觀眾便看不到角色內(nèi)心的外化。

戲臺.jpg

但對他,這部喜劇也好演,因為他與戲曲相伴的時間比話劇還長,四歲時他就看了人生的第一出戲《八大錘》。京劇、越劇、二人轉(zhuǎn)、京韻大鼓……楊立新都信手拈來?!短煜碌谝粯恰防镅輵蛎源笊贍敩F(xiàn)場唱了反串;《龍須溝》里演程瘋子唱過單弦;話劇《蔡文姬》中演周近將大段獨白處理得近乎戲曲的貫口……《戲臺》里,他飾演的大嗓兒喊了句“我真成了角兒啦”,粉墨登場。

什么是“角兒”?楊立新有自己的理解,“好演員不能被角色類型化,要有塑造各種人物的能力。誰創(chuàng)造人物寬度大、塑造人物能力強,誰就是好演員。每個戲都不是容易事,一個成功的角色將是下一個角色的最大敵人?!?/p>

1506481037852047461.jpg

《我愛我家》里,戴著黑框眼鏡、斯文又不失幽默的賈志國是楊立新的經(jīng)典熒幕形象之一。而同時,人們又津津樂道于他在人藝舞臺上的“變形記”——《雷雨》里的周樸園、《天下第一樓》中的大少爺、《茶館》里的秦二爺、《嘩變》里的伯德大夫……“我希望觀眾忘掉我本人,忘掉我之前的戲。在舞臺上,我就是角色,也僅僅是這個角色。不管是演大人物還是小人物、戲多還是戲少,一定要演得有意思?!?/p>

1506481317918022953.png

(1988年演出的話劇《天下第一樓》)

1506481474569006659.png

(話劇《嘩變》)

最近,因為四川衛(wèi)視文化類節(jié)目第二季《詩歌之王》,楊立新塑造的一個“隱匿”的角色被更多人熟知,那就是電影《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配音?!拔艺J(rèn)識很多京劇演員,發(fā)現(xiàn)唱過旦角的男演員用慣了小嗓,用大嗓說話的時候是暗的。同時,京劇花臉的聲音明亮,他們有種說法叫‘腦后摘筋兒’,實際上用的是頭腔共鳴。于是道理反著用,我配程蝶衣的時候,讓錄音師把話筒升起來,我把脖子仰起來,聲帶直接出來,沒有經(jīng)過頭腔,配音的聲音便是暗啞的?!?/p>

與其說是楊立新給程蝶衣配音,不如說他用聲音塑造了一個程蝶衣。

程蝶衣.jpg

“我演的時候相信,你看的時候也相信。越高級的表演越理性?!?/p>

常說舞臺上的角色要“立得住”,這背后其實是演員與觀眾的一個約定。在楊立新看來,“戲劇的過程是成年人游戲的過程,我們約定好了:我演的時候相信,你看的時候也相信?!?/p>

這種相信并非空穴來風(fēng),而是來自演員對角色的主動把握后的自信,讓劇中人活在自己心里,而不是鉆到人物軀殼中出不來?!耙畡”尽⒍宋?、懂觀眾,甚至還要懂作者。”

一份懂得,幾番苦功。表演藝術(shù)的母體是文字,楊立新習(xí)慣從劇本中尋覓人物的蛛絲馬跡,給角色寫詳盡的人物小傳:他打哪兒來、性格怎么形成、生活環(huán)境如何、什么社會背景……“在臺詞里尋找人物的根,思考其一言一行的出處,然后在表演中釋放人物,最后再把人物的背景與行為對應(yīng)著來看。這戲啊,看透了也挺好玩兒?!?/p>

不僅要釋放人物,在他看來,“表演更要有理性的分析和控制”。戲劇完整的結(jié)構(gòu)和巧妙的形式,依靠人物及邏輯的沖突制造,其實是一項標(biāo)準(zhǔn)的技術(shù)活?!霸礁呒壍谋硌菰嚼硇浴,F(xiàn)在的表演教學(xué)總教演員怎么有激情,但不教怎么控制,如同給了油門不給剎車。不好的表演是臺上哭得亂七八糟、臺下無動于衷,而好的表演應(yīng)該是臺上有控制、臺下哭得亂七八糟。好演員應(yīng)該懂得控制自我,在技術(shù)控制和理性分析之后,又演得很真實?!?/p>

“理性的控制”讓楊立新更懂觀眾,甚至于準(zhǔn)確把握觀眾的笑點。

《戲臺》中有這樣一幕,經(jīng)理叫來打鼓老和琴師趕緊給楊立新飾演的大嗓說戲,以免這個賣包子的上場“露餡兒”,經(jīng)理的臺詞是“趕緊給他從頭捋一遍,哪上場哪下場,差不多就得。”排練時,楊立新對這句臺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句要是順著說下來,就不是喜劇了?!畈欢嗑偷谩颓懊鎯删淝榫w不同,前面極其認(rèn)真,后面他意識到這件事是不可能的,所以中間要有切割點。而這個情緒的反差和語氣的切割才是觀眾的笑點?!?/p>

對自己表演的控制還不夠,他認(rèn)為演員不僅要做好一顆棋子,還要兼顧整個棋盤。

1506481853045095627.png

有一年演出《雷雨》,第四幕開場,楊立新飾演的周樸園發(fā)現(xiàn)上一場的一張?zhí)僖螞]有撤下去,當(dāng)時一邊說著臺詞叫管家上場,一邊腦子里飛快地計算:如果他去搬這張?zhí)僖?,全部的表演都會被它干擾。于是楊立新還說著原來的臺詞,直到管家問還有什么吩咐,楊立新才讓他把藤椅拿了下去?!霸谂_上時刻繃著根弦,既要有激情,也要懂控制,感性和理性都要很強,做演員才有意思?!?/p>

“一個劇院要有自己的風(fēng)格,北京人藝的土腥味兒決不能丟?!?/p>

1975年,不到18歲的楊立新進入北京人藝,那時,它還叫北京話劇團。

1506481957588046649.jpg

(合照。一排右三為楊立新)

2017年,北京人藝建院65周年,楊立新和它一起走過了42年?!澳茉谶@里是我的幸運,北京人藝給了我一輩子”,在他心中,北京人藝是劇院,也是家和學(xué)校。

看楊立新演戲,可以去坐落于王府井大街北端路東的北京人藝的首都劇場。而在劇場絲絨大幕的背后,曾是楊立新居住多年的劇院宿舍。他在《住在后三樓的歲月》的回憶文章中寫道:“于是之、林連昆、蘇民、吳桂玲、呂中還有很多演員都或長或短在這里住過。我本人,也在這‘后三四樓’度過了幾乎整個青蔥歲月……前些時,我問妻:如若時空能倒流,你能忍受后臺三樓的生活嗎?妻回憶說:什么叫能忍受嗎?其實那時候的生活,還真挺好的。大家住在一起,挺有意思?!?/p>

三十歲前,楊立新沒演過重要角色,就是在劇院踏實學(xué)戲。學(xué)戲就是看戲,看別人分析劇本排練、看兩三個人如何演同一個角色、看演繹得有何不同。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戲看多了,也就知道了怎么演。

“從看到看明白,從吃到品再到咂摸,表演的方法就出來了。我以前看話劇《茶館》,當(dāng)群眾演員站著看、當(dāng)觀眾坐著看加起來不下百遍。比如結(jié)尾,紙錢撒完了,出殯的老腔老調(diào)也喊完了,于是之先生演的王利發(fā)送完客人回身在屋里轉(zhuǎn)悠,擺弄椅子,他無意中碰到了那根皮帶,手又縮回來,然后再抓住……看到這里,我心一酸,那是王掌柜不忍對自己下手上吊的一瞬間。細(xì)膩的表情和細(xì)微的動作,讓于是之演出了思想,更演出了思想的過程?!?/p>

1506482023642024911.jpg

(2017年6月,由濮存昕、楊立新、梁冠華主演的話劇《茶館》)

北京人藝在表演上給予楊立新的,是在點滴細(xì)節(jié)中滲透的表演理念?!跋癫幌?,三分樣”,人藝演員注重體驗生活。他回憶,“當(dāng)時黃宗洛先生排《龍須溝》時,在排練廳門口弄堆泥,進排練廳前先在泥上踩吧踩吧,帶著人物的感覺進排練場?!?/p>

正是這種踩在泥巴上、扎進現(xiàn)實里的理念,影響著他的表演,也讓他對今天的北京人藝有了自己認(rèn)知的定位。“一個劇院要有自己的風(fēng)格,北京人藝的土腥味兒決不能丟。人藝就是自己,它深深扎根在這片土壤,應(yīng)該寫北京、演北京、表現(xiàn)北京。就像老舍先生一樣,越表現(xiàn)地域文化和鄉(xiāng)土味道、講述熟悉的人和事兒,越會受到認(rèn)可和歡迎?!?/p>

在楊立新看來,曹禺、焦菊隱、歐陽山尊、于是之、鄭榕、藍天野等第一代人藝人奠定了“藝術(shù)至上、戲比天大”的藝術(shù)導(dǎo)向和獨有的戲劇風(fēng)格。而和他一起成長成熟起來的人藝演員——濮存昕、韓童生以及很多從“人藝學(xué)員班”走出的演員,81級的梁冠華、宋丹丹,85級的岳秀清、吳剛,87級的徐帆等等,這些今天中國話劇的中堅力量,要做的是堅守和革新。

“于是之、鄭榕等老前輩珠玉在前,我們這一代要做的是努力全面繼承,也謹(jǐn)慎創(chuàng)新。同是演周樸園,我的條件跟鄭榕老師、顧威老師都不一樣,我必須有自己的演法,所以雖然觀眾看的還是周樸園,卻是楊立新的周樸園。一輩一輩演得不一樣,但都是經(jīng)典,話劇好看就好看在這?!?/p>

1506482121469065375.jpg

(左為鄭榕飾演的周樸園,右為楊立新飾演的周樸園)

正如曹禺在北京人藝題的八個大字“駱駝坦步,龍馬精神”,代代傳承的戲劇基因流淌在人藝人的血脈里——對傳統(tǒng)的堅守和對戲劇的革新,一樣都不能少,所以既有在今年6月連演12場場場爆滿的經(jīng)典《茶館》,也有2009年創(chuàng)作出的屬于新時代的經(jīng)典《窩頭會館》。

今年,從北京人藝退休的楊立新也辭去了演員隊隊長的職務(wù),馮遠征正式接棒,他將看到更年輕的一批人藝人在舞臺上成熟起來?!熬拖窦依?,老輩兒奔不動了,小輩兒頂門立戶了,希望他們能撐起北京人藝的未來,站直嘍別趴下。”

演員沒有退休,舞臺也沒有盡頭。問及明年有何安排,楊立新說劇院已經(jīng)給他排滿了五部戲。雖然他說“本來想換種輕松的生活方式,沒想到又這么忙”,不過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不斷努力追求的這件事情應(yīng)該被尊重為“事業(yè)”,而他談及它時發(fā)自內(nèi)心的沖動與眷戀就叫“熱愛”。

“我給自己建立一個‘智庫’,需要時才能不由自主拎出來用?!?/p>

在節(jié)目《詩歌之王》的微信聊天群里,作為導(dǎo)師的楊立新常和他隊里學(xué)員溝通關(guān)于詩歌和朗誦的問題,他經(jīng)常主動給學(xué)員發(fā)語音聊作品,有時甚至是凌晨。學(xué)員說,“一提到專業(yè),楊老師好像有說不完的話,特別較真兒和認(rèn)真?!?/p>

1506484595802058714.png

(楊立新在《詩歌之王》節(jié)目現(xiàn)場給學(xué)員示范朗誦和表演)

認(rèn)真,也是楊立新給自己的評價。認(rèn)真演戲、認(rèn)真生活、認(rèn)真思考。

和楊立新同為《詩歌之王》導(dǎo)師的朗誦表演藝術(shù)家徐濤可能不知道,楊立新把他朗誦的錄音扒下來,放在車?yán)锓磸?fù)聽,“詩歌朗誦有更強的抒情性,徐濤的朗誦力度、幅度、跨度的表現(xiàn)力很強,我覺得這是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我有一個習(xí)慣,就是見到好的立刻記下來,給自己建立一個‘智庫’,需要時才能不由自主拎出來用?!?/p>

生活也是楊立新的“智庫”,他很愛“琢磨人”。“新認(rèn)識的人,看一眼我就留下印象了,再接觸時我會想,如果演這個人,他的特點是什么。有次見到一個制片人,走路碎步加外八字。身邊人說他可能練過跳舞,我說不是,跳舞的人上身挺拔,而他有點駝背,我斷定是他長期的職業(yè)習(xí)慣造成的。后來再一問,他以前是檢修鐵路的,要側(cè)腳沿著枕木走。所以人的習(xí)慣是有來歷的,氣質(zhì)也是有來歷的?!?/p>

參加了《詩歌之王》的楊立新最近在思考“怎么讓文化更好看”?!鞍驯荣惖男问胶头椒ㄒM到文化類節(jié)目中,讓比賽吸引觀眾。這在我們戲劇里就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設(shè)置懸念,我覺得挺好。這給我很大啟發(fā),高水平的文學(xué)作品就擺在那里,如何更有效轉(zhuǎn)化為表演,需要更多元形式的探索。”

但他同時認(rèn)為,傳承經(jīng)典和文化的確需要這樣好的方法和更適度的分寸,但不能過分娛樂一味解構(gòu)經(jīng)典?!艾F(xiàn)在常說,‘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水里,你先救誰’,其實這是曹禺先生《原野》里的臺詞。如果最終傳播得只剩下玩笑,失掉了歷史文化的東西,就太可惜了?!?br/>

人物工作室的話:

和楊立新聊天,很難讓人擺出采訪者的姿態(tài),因為他總在講故事,讓人不知不覺就進入一個戲劇情境中。興起之時,他還起身演上一段劇、唱上幾嗓戲曲。我的采訪就仿若身處首都劇場的池座,最近距離感受“角兒”的風(fēng)采。

舞臺只有一個中央,你唱罷來我登場,我下臺去你又唱,時光如梭,人來人往。當(dāng)演員卸去鉛華、還之自我,他就站在人生舞臺中央,成為他自己。

楊立新說自己是一個害羞的人,其實不太適合做演員,但一聊到戲劇他就兩眼放光、神采奕奕。這或許就是楊立新,害羞又外向、感性又理性、認(rèn)真又較真。

采訪結(jié)束時,楊立新的兒子楊玏也到了工作室。問他覺得老楊的演技怎么樣,小楊半開玩笑、云淡風(fēng)輕地說了句:“還行,說得過去吧!”嘴角笑起來的弧度和酒窩和老楊如出一轍。其實,楊玏早已看過楊立新所有的劇,是老楊的“腦殘粉”。

今年,小楊30歲,在影視劇里嶄露頭角;老楊60歲,還活躍在戲劇舞臺上。

千回百轉(zhuǎn)的布景里、五光十色的燈光中、萬千期待的注視下,老楊和小楊都還繼續(xù)著表演。真好。(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人物工作室 王瑨)

拼2.jpg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