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傳媒·武漢晚報12月20日訊(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張潔)“誰擁有糧票,誰就能擁有糧食;誰擁有布票,誰就可以擁有衣服?!边@話現(xiàn)在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在計劃經濟年代,卻是真實的存在。黃鶴樓公園接收的一批糧票、布票等票證藏品,就見證了這個特殊年代百姓的生活。
昨天,武漢晚報記者在黃鶴樓公園看到,1976、1989、1990等年份發(fā)行的各種面額的湖北省糧票,均印有黃鶴樓圖案。其中1976年的發(fā)行糧票,印的是已經焚毀的清代“同治樓”圖案,而1989年發(fā)行的糧票,印的則是1985年重建開放后的黃鶴樓圖案。
在眾多糧票中,有一張1989年發(fā)行的武漢市漢南區(qū)機關糧站飲食專用糧票,面額為100市斤。捐出這批藏品的收藏家姜普林認為,這一藏品應該比較少見,因為其使用范圍比較窄,且面額比較大。
藏品中還有不少布票,面額最小的為1寸,最大的為5尺。其中5尺的布票為一整版,共15張,1980年發(fā)行,印的也是“同治樓”圖案。整版布票上,有人用筆劃了個大大的叉號表示作廢。姜普林說,面額5尺的整版布票在收藏品市場比較少,價值也更高。這份藏品是他3年前從武漢一收藏家手中購得,現(xiàn)在藏家后悔,欲出更高價錢回購,他未同意。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我國開始實行票證制度,除了糧食、布匹,肉、魚、蛋、煙、酒、糖、茶、肥皂、火柴、煤油等,都實行憑票供應。至1993年,才全面取消這一制度。比如,百姓買米買面等糧食,在花錢的同時,必須使用等額糧票,不然有錢也不能買。比如,到餐飲吃飯,吃半斤飯除了給錢,還得給半斤糧票。糧票制度取消后,很多未用完的票證,閑置在民間,或進入收藏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