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文學認定,太陽從黃經0°開始,沿黃經每運行15°就劃分一個節(jié)氣。今天5時24分14秒,太陽運行到黃經0°,我們迎來了生機盎然的春分節(jié)氣。
古籍《春秋繁露》有記載:“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贝悍诌@一天平分春季,南北半球晝夜相等。
春分以后,長江中下游的長江以南地區(qū),進入最明艷的春季,萬物紛紛拔節(jié)生長。在花、草和風都變得如此溫柔的時節(jié),最適合去春光中走走。
△ 西北湖畔的小女孩開心地奔跑。記者任勇 攝
春分15天被古人分為三候,每5天算一候:
一候玄鳥至。
■ 燕子從南方飛回舊地筑新巢。
二候雷乃發(fā)生。
■ 云層活動活躍,雷聲撼動大地。
三候始電。
■ 陽氣盛時,電閃雷鳴,春雨不再潤物無聲。
春分后,白日悄悄地拉長著,春已立定了腳跟,千花百卉爭明媚,又到了一年中鶯歌燕舞的時節(jié)。
△ 堤角公園的垂絲海棠。記者李永剛 攝
燕歸來,銜泥筑巢。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倪云告訴記者,“小燕子”家族(雀形目燕科)全世界80多種,它們大部分身姿輕巧、穿花度柳,舞姿翩躚,不負“燕舞”之稱。
目前武漢可見的燕子主要有家燕、金腰燕。金腰燕腰部有栗金色“腰帶”,古人稱為紫燕、胡燕等。它的巢呈瓶狀或壺形,比家燕巢更精巧,曾被視作富貴之家吉兆。宋朝女詩人朱淑真詩曰:“柳垂新綠膩煙光,紫燕惺松語畫梁?!?/p>
“鶯”字本義是鳥羽有明亮花紋的樣子。古時最有名的“鶯”是黃鶯,即黃鸝。黃鸝不僅羽色亮麗,鳴聲也清脆婉轉,被視作“春日之聲”“春日好音”,歷朝歷代入詩入畫入曲:“柳梢聽得黃鸝語,此是春來第一聲”“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黃鸝科鳥全世界37種,中國分布有7種。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說,目前武漢常見的有黃腰柳鶯、黃眉柳鶯等,清明節(jié)氣后黑枕黃鸝也會從南方回到武漢。它們在柳間、花間、林間、葦間,自在飛著、唱著,是謂“鶯歌”。
今年春分后即是閏二月,雖距離農歷三月三上巳節(jié)還有一個多月,但已到市民踏青出游高峰期。
△ 漢陽江灘一片油菜花。記者彭年 攝
周代之前,上巳節(jié)習俗以水邊祓(fú)褉(xì)祈祥為主,漢晉發(fā)展為以水邊歡慶游樂為主了。
武漢多水,清代雍乾之際,徐志寫的一首《漢口竹枝詞》就記錄了當時人們臨水春游的盛況:
“郭堤”指的月湖郭公堤,湖光山色引人入勝。漢上士女,每值春來放花,都會淡抹濃妝,來此賞花看景。
△ 東湖櫻園,春游賞花觀景。記者史偉 攝
春分,等分晝夜,平分春季,也將人們對春的心意一分為二:一半歡喜,一半憂愁。古人借以詩詞寄托情愁。
△ 生態(tài)茶園里采摘春茶。新華社 發(fā)
歐陽修寫的《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精彩描繪了這春意融融的大好時節(jié):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吨?,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春分帶領人們趕赴了一場聲色盛宴,也容易在笙歌最濃時緩步離場。這時幾場斜風細雨,就削減了幾分春色。“惜春”之情隨著春分一道而來。清代詞人張惠言的《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如果錯過花期,也只能送春歸去。
湖北省中醫(yī)院(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脾胃科副主任醫(yī)師蘇成霞建議:春日食“春芽”,養(yǎng)生好處大。
從立春到清明前后是草木生長萌芽期,適宜食用的“春芽”常見的有:香椿芽,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保肝健脾、補血舒筋的功效;枸杞芽,有降壓、降脂、降糖、免疫促進的作用;此外還有豆芽、花椒芽、山蕨芽、苜蓿芽、大青芽等。
中醫(yī)認為,濕為陰邪,會傷人體陽氣。在溫差變化大、濕度大的情況下,過早換上春裝,易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jié)炎等疾病發(fā)生。
春捂可采取“洋蔥穿衣法”:第一層,著材質柔軟透氣且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第二層,穿保暖衣物;第三層,著防風防水衣物,謹防外邪侵襲肌體。
文案︱記者鐘磬如 江夢晴 通訊員胡夢 萬凌翔
信息收集︱記者鐘磬如
統(tǒng)籌︱陳昌 設計/排版︱張莉 繪圖︱趙健
攝影︱任勇 李永剛 彭年 史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