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27日訊(記者夏晶 通訊員王繼明)如果市民因行動不便或限制人身自由不能到公證處辦理公證,那么可以通過電話預約最近的公證處,公證處的工作人員核實情況后,可提供免費上門公證的服務。27日,武漢市司法局公布了武漢公證十大便民舉措,大家點點手機,就能在網(wǎng)上提交個人申請、證明材料并完成繳費。
此次公布的武漢公證十大便民包括:上門服務、延時服務、查詢服務、代辦服務、自助服務、在線服務、一站式服務、掛牌服務、減證服務和嚴格問責。據(jù)武漢市司法局公證處相關負責人汪鴻介紹,上門服務的工作在去年武漢市已經(jīng)鋪開,而目前7個中心城區(qū)公證處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在線服務。
就在今年,年近百歲的老人張奶奶需要辦理一起房屋公證手續(xù),但老人年紀太大,實在不方便出門,于是向轄區(qū)公證處申請了預約上門服務。轄區(qū)公證處的公證員在約定時間來到老人家中,為其辦理好了公證手續(xù),并核發(fā)了公證書。
就在27日上午9點,武漢市公證協(xié)會的多名公證員來到武漢市司法局強制戒毒所,據(jù)介紹,此次公布的十大便民舉措其中一項,就是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士提供預約免費上門公證服務。“戒毒所學員中有不少需要辦理公證業(yè)務的,所以我們決定此次上門為他們集中辦理咨詢和公證服務,也是對新的便民舉措的一項宣傳。”據(jù)悉,27日共有近60名戒毒學員咨詢或辦理了公證服務。
相關鏈接
武漢公證十大便民舉措
1、上門服務。對行動不便或限制人身自由,確實不能到公證處辦理公證的當事人,提供預約免費上門服務。
2、延時服務。周一至周五,工作時間結(jié)束后,仍有已領取公證服務號的群眾等待服務的,值班人員不得離崗,直到最后一名群眾接待完畢。周六市屬公證處9點到16點,安排工作人員值班接待;鼓勵新城區(qū)公證處因地制宜開展周六值班接待工作。
3、查詢服務。辦證群眾關注市屬公證處官微或者登錄市屬公證處網(wǎng)站,即可查詢辦證進度。(完成時間:2018年12月31日)
4、代辦服務。代辦郵寄送達公證書服務;鼓勵倡導具備條件的公證處提供延伸服務,依法依規(guī)代辦與公證事項有關的不動產(chǎn)抵押、登記等手續(xù)。
5、自助服務。具備涉外資質(zhì)的市屬公證處在辦證大廳配置公證智能服務機,對于涉外等公證事項,引導當事人在智能服務機自助辦理公證事項,節(jié)省當事人排隊等候時間。(完成時間:2018年12月31日)
6、在線服務。具備涉外資質(zhì)的市屬公證處,依托本處官網(wǎng)、官微、支付寶和微信城市服務平臺,建成涉外公證在線受理平臺。當事人自助完成在線申請、提交證明材料、支付公證費;當事人僅需一次到公證處面核證明材料,即可當場領取公證書。(完成時間:2018年12月31日)
7、一站式服務。具備涉外公證資質(zhì)的公證處在辦證大廳設立公證認證自助服務一體機,當事人領取公證書后可自助辦理領事認證申辦手續(xù)。(完成時間:2018年9月30日)
8、掛牌服務。公證人員必須掛牌上崗,黨員公證人員應亮明黨員身份,承辦人員應向公證申請人提供手機電話號碼,便于當事人溝通聯(lián)系。開展勤政廉政之星評選活動,引領行業(yè)提升服務品質(zhì)。
9、減證服務。對公布的42項公證,當事人提供證據(jù)材料齊全的,公證人員即時受理、即時辦理,郵寄送達,實行當事人最多跑一次。依托云端武漢,加快推進公證與公安、不動產(chǎn)登記等部門的互聯(lián)互通工作,讓數(shù)據(jù)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按照省司法廳的統(tǒng)一部署要求,實行公證事項證明材料清單制度,把不該群眾提供的堅決排除在清單之外,最大限度減輕群眾的證明負擔。對于不涉及財產(chǎn)處分的簡單證明事項,嘗試開展用當事人承諾替代開具證明的做法辦理公證。
10、嚴格問責。完善公證人員崗位責任制,落實服務承諾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對違反承諾的公證人員,按照《武漢公證有效投訴追責辦法》,結(jié)合“雙評議工作”,嚴肅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