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記者關曉鋒 通訊員張春紅 吳芬)八旬皓首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致骨折,術后反應較大,為了病人安危,醫(yī)務人員放棄大年三十團圓的機會,通宵對老人進行治療。2月13日,正值大年初八,江夏區(qū)的柯女士攜全體家人,將一面寫有“醫(yī)術精湛 醫(yī)護至親”的錦旗雙手遞到醫(yī)護人員手中,代表其母親表達對他們的感謝之情。
為讓老人安心,親自陪同進檢查室易婆婆家住江夏紙坊街,今年86歲。2月1日下午摔倒在地,頓感左髖疼痛不已,傷腿無法動彈。2月2日,家屬將易婆婆送到江夏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骨二科。當班醫(yī)生接診后,懷疑其左髖部骨折,開具了骨盆X光片檢查單。在常規(guī)X光檢查過程中,患者需保持固定姿勢不變,而此時,老人因劇烈疼痛發(fā)抖,情緒十分緊張。為了保證拍片準確性,楊光洲主任親自陪同易婆婆進入檢查室,安慰其放下心理負擔,指導其進行深呼吸保持冷靜,并協助其擺好檢查體位后才離開檢查室。拍片診斷:左股骨粗隆間骨折。需手術治療。
“做手術才有希望,不做完全沒有希望”
老人身體瘦弱,體質極差,有諸多基礎病。“老人家年事已高,一個月前中過風,又有輕度貧血,還伴有多年老胃病和骨質疏松,這些都會大大增加手術風險。”楊光洲主任分析,老人不久前的中風,可能會導致術后發(fā)生血栓塞、肺栓塞、心梗等致命并發(fā)癥的概率很高;而老人的貧血,則可能導致術中如果出血過多會加重貧血,引起休克,直接危及生命,手術風險大。
2月3日(臘月二十九),醫(yī)務科、神經內科、麻醉科專家會診,評估了手術風險等級,權衡了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的利弊,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之后,楊光洲決定為老人施行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的微創(chuàng)手術。上午11時,在進行了充足的術前準備后,手術團隊為老人施行微創(chuàng)髓內釘固定術(PFNA)。切開僅4CM的切口,打入導針定位,在C臂機透視的準確定位下,分別成功打入主釘、鎖釘、螺旋刀片各1只,術中出血量僅50ml,不到1小時,手術即順利結束。術后,老人疼痛明顯減輕,腿部活動功能恢復。
年夜飯放下筷子,守護老人過完團年夜
2月4日(大年三十)晚7點,楊光洲正和家人團聚吃年夜飯,突然接到醫(yī)院電話,得知老人術后反應較大,無法進食,嘔吐不止,他當即放下碗筷,趕到醫(yī)院。老人多年的老胃病,胃消化功能極差,加上貧血,才有如此明顯的術后反應。
輸血是改善癥狀的最好辦法,正值春節(jié)期間,全區(qū)儲備血液緊張,值班醫(yī)護人員四處奔走,最終在血站為易婆婆爭取到300ml的血液。輸血后老人癥狀明顯改善,這時天已大亮。已經是大年初一。
“高齡手術風險大,術后護理很重要”
護士長劉麗娥介紹,按照老人的情況,護理等級為一級護理。為緩解老人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幫助老人盡早康復,科室護理人員定期查看傷口的滲血情況、導管引流情況和肢體供血情況,使用足底靜脈泵以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指導劉奶奶定時做翻身、抬腳等康復練習,關注老人術后疼痛程度,積極給予精神撫慰和言語鼓勵。
“大年三十整晚,醫(yī)護人員放棄與家人團圓的時間,一直在病房里關注母親的恢復情況,沒有片刻休息,讓我們家屬感到十分感動和溫暖。”易婆婆的女兒柯女士感嘆到。
“那些護士小姑娘們,一口一個‘奶奶要堅持下去!’‘奶奶要加油呀!’的叫,我心都化了。”躺著病床上的易婆婆提起多天來醫(yī)護人員的表現,頻頻豎大拇指。
柯女士說,經過精心治療和優(yōu)質護理,母親恢復良好,再過2天,就能出院回家了。為此,她特地制作了錦旗,送給科室全體醫(yī)護人員。面對柯女士和家屬的感謝,科室醫(yī)護人員則表示,讓病人在這里感受到親人般的治療和護理,是醫(yī)護人員應該做的,會一直這樣堅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