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參觀地質(zhì)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政燃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20日訊20日,武漢中華奇石館攜手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開設“世界地球日”科普系列活動第二場,16個親子家庭分別在奇石館和中國地質(zhì)大學觀賞了化石展覽之后,又來到江夏區(qū)野外挖掘化石,用一整天的時間對話化石,收獲滿滿。
地質(zhì)大學副研究員肖異凡老師講解化石。陳政燃 攝
早上8點,孩子們早早抵達武漢中華奇石館化石館一樓,在中國地質(zhì)大學副研究員肖異凡老師的帶領下,參觀海百合、魚龍和三葉蟲等古老生物的化石展品。“從化石上可以看到,三葉蟲喜歡聚集在一起,排排走;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們會卷成一個球,像個西瓜一樣。”
“那誰會吃掉三葉蟲呢?”來自黃陂街小學三年級的黃少澤提問,肖異凡老師說,三葉蟲生活的寒武紀時代,霸主大奇蝦體長可達2米,一口就能把三葉蟲給吞掉。
小學生跟隨老師在江夏采集化石。陳政燃 攝
吃過午飯,在地質(zhì)大學王珩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來到江夏燈風上體驗挖掘化石。來自漢鐵小學三年級程星怡的媽媽說,在野外采集化石,真的不容易,讓孩子體驗地質(zhì)科考員的工作,可以讓他們更加了解我們的環(huán)境和地球,十分有意義。
據(jù)武漢中華奇石館化石專家王祥波說,今年還將陸續(xù)推出此類親子科普活動,歡迎小學生報名,詳情請關注“武漢中華奇石館”官方微信號。(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王祥波 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