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武漢李曉琦
我老家有個習俗,父親六十歲了,做兒女的得給父親買雙鞋。到了鞋店,我說要雙40碼的,但隨即懷疑起來——父親是不是還穿40碼的鞋?
打電話到老家,電話沒人接。敢情父親又下地去了。我在店里猶豫起來,店老板怕跑了生意,極力慫恿我說:“沒關(guān)系的,你先買,如果不合腳,可以來換?!睋Q肯定麻煩,父親又不在城里,如果不合腳,來來去去就是上百里路。
不想放棄的店主仍然很熱情,拿出一雙雙鞋向我介紹:“這雙腳跟兒高些,適合年輕人穿,這雙適合腳寬的人穿……”
我越發(fā)迷惑起來,父親的腳是什么樣的?屬于哪種腳型?我一概不知。
空著手從鞋店里出來,我?guī)е恍┻z憾和懊惱。我從來沒注意過父親的鞋,如果農(nóng)村里沒有這個習俗,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去注意。
到了晚上,電話通了。接電話的是母親,母親輕聲說:“你爸的鞋你是買不好的,待我到城里來再說?!?br> 母親來了,我和她一起去鞋店。母親挑中了一雙,對店主說試試。只見她把腳伸進鞋內(nèi),前后摸摸,兩邊按按,說:“換雙大碼的?!钡曛饔帜脕硪浑p,母親再穿,又重復了那些動作,說:“這雙剛好?!?br> 回來的路上,我感慨母親真是細心,母親卻說:“這鞋就是貴了,恐怕他這輩子也沒穿過這么貴的鞋呢?!蔽覍ψ约旱拇中暮诡?,但我相信,這雙鞋會很合父親的腳,也很合父親的心意。
繪圖/劉陽
■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