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花爾崗上最后一批島民樂享天年
2018-11-15 07:20:00 來源: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進良通訊員劉曉平黃修武

    上世紀中葉,麻風病在多個地區(qū)一度流行,患者皮膚潰爛、肢殘變形,不少人“談麻色變”。為了阻止病情肆虐,讓病人得到有效治療,在漢川市麻河鎮(zhèn)風景秀麗的孤島花爾崗上,一所麻風病醫(yī)院應時而建,先后收治了500多名麻風病人。
    一個個冬去春來,一年年花落花開。2010年,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該地時,仍有40多人在島上生活——他們絕大多數(shù)麻風病都已痊愈,卻已離不開孤島的生活。
    8年過去了,他們的生活還好嗎?同樣是在初冬時節(jié),記者再次踏上花爾崗。

  患者一天天變老
  條件一天天變好

    車出麻河鎮(zhèn)不久,左拐進入一條水泥路,穿過田間七拐八彎后,花爾崗就到了。昔日的孤島早已有了外通的便捷通道,但依然是人跡罕至。當時的麻風病防治醫(yī)院,現(xiàn)在又多了一塊牌子:康復療養(yǎng)院。院內(nèi)整潔干凈,草木青翠。
    想不到一進門,就遇到了上次采訪過的王婆婆,她的身體依然硬朗,正在一個大盆里挑選小魚小蝦。未等記者開口,旁邊一爹爹主動介紹:“這都是在院里池塘里捉的野魚野蝦,比外面買的好吃多了。”正說著,80歲的黃爹爹也拿了兩把紅菜薹走來(如圖)。大家閑來無事,在院內(nèi)空地開荒種菜,蔬菜基本自給自足。
    環(huán)顧四周,院子比原來大了許多,新添了橫豎兩排診斷室、注射室、手術(shù)室、康復室以及供患者住的新房舍,還新添了不少健身器材,不時有老人上前活動兩把。
    65歲的鄭婆婆是云夢人,由于患有麻風病,雙手殘疾,不能干重活,5年前來到了這里?!霸谶@里管治病還發(fā)錢,都是沾了政府的光?!?br>    孝感麻風防治中心主任鄧德紅告訴記者,國家對麻風病人一直免費治療,吃住也都是免費,還發(fā)生活補助。這些年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對病人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同8年前相比,這里的常住病人從40多人減少到現(xiàn)在的30人,但是硬件軟件投入一直在增長,大家的生活環(huán)境越來越好了。

  麻風病可防可治
  歧視心理不應有

    2011年,孝感麻防中心在漢川市皮防所的基礎(chǔ)上成立后,除了孝感市,還承擔著隨州市的麻風病防治工作。兩地共有300多名“麻風受累者”,其麻風病基本都已治愈。
    該中心社防科周科長介紹,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但麻風病可防可控可治,95%以上的成人對麻風桿菌具有特異性免疫力,即使接觸麻風病人也不會被感染。只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就可大幅減少麻風病人并發(fā)癥和畸殘率。麻風病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結(jié)婚、生子、勞動以及參加各種社會活動。
    中心鄧主任稱,他們每年都會組織中心麻防專家,聯(lián)合當?shù)丶部氐刃l(wèi)生部門,對上述人群進行體檢、監(jiān)測,看是否會復發(fā)。他們還經(jīng)常送醫(yī)下鄉(xiāng)。這些年,孝感、隨州兩地新復發(fā)麻風病患者已大大減少,遠遠低于國家低流行狀態(tài)的標準。
    從在孤島花爾崗上建院至今,已經(jīng)有半個多世紀,隨著麻風病越來越少,這里的病人也會越來越少,直至沒有的那一天。對此,鄧主任倒是心直口快:“如果將來大家對麻風病人的歧視消除了,少量的麻風病人能在家里、村里康復,那是最好的了。我也盼望著它早日完成使命呢!”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