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彭木佑(72歲)
上世紀60年代初,念初二的我接受父親安排,跟一位篾匠學藝。
第二年夏天,師傅帶我到咸寧幫人加工篾器,坐火車到咸寧下車后,徒步進入山區(qū)。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看到連綿起伏的高山和滿山竹林,我十分神往。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終于看到一個村莊。師傅叫我吆喝“竹器加工”,一個中年婦女問我們是不是沔陽人(仙桃的前稱),得到肯定答復,高興地把我們迎進了她家。她幾年前從沔陽搬來,聽到鄉(xiāng)音特別興奮,要我們到她家住下,先給她家加工篩子。在她家一做就是4天,由于做的東西質(zhì)量好且工錢不貴,我們在那個村莊做了一個多月,可以說為師傅賺了第一桶金。
這個村莊做完,我們又去了別的村子。經(jīng)過幾個月的實踐,我吃了很多苦,但學有所成,可以獨自挑擔走村串戶,幫人修補竹器。那時雞蛋、米、魚都只幾分錢一斤,一天能賺10來元非??捎^。
1964年我應(yīng)征入伍,高興之余也為會失去篾匠手藝而遺憾。1965年部隊奉命赴洪湖大同湖圍湖造田。一天在湖區(qū)閑逛,我發(fā)現(xiàn)了一大片蘆葦,頓時想練練篾匠手藝。我每天割回一捆蘆葦,把它劈開,再用木棍打平,編成一塊塊蘆席。我用它們在洗漱的井邊搭成棚子,以防大家雨天淋雨,或給水井當蓋子,防止雜物落入,還給連隊抽水機也搭了個棚子。大家紛紛叫好。
1969年我復員后到武漢工作。一天,我看見岳母用的筲箕口壞了,便在下班路上撿了幾根包裝盒用的硬塑料帶,將破筲箕修理得像新的一樣。岳母笑問,你能不能給我編一個買菜的籃子呢?我說,那是小菜一碟。我利用星期天花了兩個多小時,就編了一個上圓下方中間鼓的籃子。街坊鄰居知道后,紛紛請我編籃子。我有求必應(yīng),樂此不疲。
彈指一揮間。如今,不銹鋼制品和塑料制品早就取代了竹子制品,物美價廉,輕便耐用,避免了大量砍伐竹林,保護了綠水青山。但我始終對竹制品有著特殊的情節(jié),只要街頭巷尾有賣竹制品的,便會睹物思藝。直到現(xiàn)在,我們家仍在使用竹子做的筲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