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徐穎通訊員丁燕)4月3日,由大同市博物館和武漢博物館共同舉辦的《西京印跡——大同遼金元文物展》在武漢博物館開展。
據(jù)介紹,古都大同地處邊陲,北望草原,南極中原,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民族融合之所。自遼興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至元初,大同作為遼金元陪都兩百余載,契丹、女真、蒙古各族在此留下了鮮明烙印,沉淀了豐厚的文化資源與歷史遺存。
本次展覽精選大同市博物館館藏遼金元文物精品131件(套),以“民俗風情”“窯火神韻”“魂兮所歸”“壁彩丹青”等四個篇章,為觀眾介紹遼金元時期春夏耕作、秋冬射獵,茶酒飲宴、家居逸樂的生活百態(tài)。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展出的數(shù)面銅鏡,背面配以水波、漣漪、花草等紋飾,“從銅鏡的工藝紋飾等看得出,遼金受到中原文化、工藝的影響。”大同市博物館副館長曹臣明說,遼金瓷器也承襲唐宋風格,質樸自然,內斂含蓄?!傲硗?,游牧民族在吸收漢風的同時依然保持著本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本次展覽展出的一件褐釉雞腿瓷瓶即為遼金元時期的典型器。這類器皿便于馬上攜帶,為游牧民族所用。這種瓷瓶就具有鮮明的遼金特色。”
此外,展覽還展出了1973年大同市西郊金代閻德源墓出土的小木作明器家具9件,均制作精細考究,是研究金代木作工藝水平和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而金代家具的形制特點,同樣能在此次展覽展出的金代徐龜墓出土壁畫“散樂侍酒圖”中一窺端倪。這些實物和傳世的繪畫作品為我們描繪出金代社會生活的生動畫面。
展覽將持續(xù)到6月23日,觀眾可免費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