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張告白貼紙,寫滿了青春的花季雨季。
花季情竇開,怎奈情怯難開口。“學生戀”向來是學校、家長的頭疼事,但蔡甸區(qū)漢陽一中卻另辟蹊徑——在校廣播臺開設的許愿墻,以開明的態(tài)度支持其變成“告白墻”,甚至還要擴建。
話語:一起奮斗考大學
1日,記者前往漢陽一中一探究竟,發(fā)現(xiàn)這面許愿墻上大部分都是學生的匿名告白:“想去面朝大海的沙灘,想去櫻花盛開的都市,最想去有你的未來。”“我會加倍學習和你考進同一所大學,希望到那時你還是一個人,等著我走入你的世界”……
告白墻被貼得密密麻麻,新的貼紙覆蓋舊的貼紙,心形、方形、圓形的貼紙層層相疊。記者粗略統(tǒng)計,告白貼紙至少有500張。這些或含蓄、或婉轉、或勵志的愛情宣言,都是匿名或是寫了拼音的縮寫,有的僅用“他”或“她”來代替。
學校:準備擴建告白墻
該校一老師說,兩個月前,學生會廣播站發(fā)起了許愿墻活動,然而告白話語越來越多,“成了名副其實的告白墻”。
校團委書記楊萌說,她個人不反對告白墻,反而還嫌墻小了,“過陣子換個大一點的墻”。她認為,青春懵懂愛情萌發(fā)的年齡,“越是去堵,學生越是好奇,不如給他們開一個傾訴的口子”。
校長姚開明說,正常的情感流露,沒必要去堵。學校聘請了許多心理輔導老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做一些引導。
學生:不留遺憾,更不影響學習
高三男生小許說,高中正值沖刺學習的時期,但有喜歡的人,想表達卻擔心影響對方學習,不表達整天悶在心里,也影響學習。他將自己的感情貼在告白墻上后,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我是在給自己打氣。”高二女生小蕭告訴記者,她曾將一張“要和暗戀的人考同一所學校的”貼紙貼在告白墻上,給胸中壓了許久的感情找了一個出口。
很多同學認為這是一種“不留遺憾”、“如釋重負”的傾訴方式,不僅沒有帶壞風氣,還有利于學習。
家長:精力有限不應告白
一名學生家長鄧先生認為,告白墻對學生不是很妥,會讓孩子們受影響。家長羅女士說,高中生應該將所有精力放在學習上,考個好大學才是最重要的任務,青春期的孩子是有很多情愫,但在學習階段,不要流露,一門心思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有了好的物質基礎后再戀愛,才是對愛情的負責。
專家:教育上的新突破
不過,不少專家卻支持學校的做法。“這是一個新的突破。”武漢大學政治與管理學院教授尚重生說,學校此舉是打開了校方和學生對話平臺,通過告白墻學校能了解學生的想法,能更有針對性地做思想工作。這面“告白墻”,記錄了高中生的美好情愫,給他們留下了美麗記憶,很溫馨。
“我們需要更多的這種人性化的教育。”榮格心理工作室首席咨詢師黃進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