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黃展翌入學報到 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攝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屏通訊員鄭婷實習生陳羽佳)在爸爸的自行車上艱難求學12年,如今,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接過了接力棒。昨日,武漢紡織大學身患腦癱的新生黃展翌到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光電信息工程專業(yè)報到,一入校,他就坐上了輔導員夏奎的電動車——這以后還會是他的“專車”,夏奎承諾第一年會“隨叫隨到”;一下車,志愿者們就左右攙扶;進到特設的單人宿舍,也是寬敞整潔,馬桶、空調(diào)齊全……笑容,一直掛在他的臉上。
考上一本還想考研
黃展翌是青山人,畢業(yè)于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他的高考體檢表上寫著,左手不能動,右手不能精細動作。其實,黃展翌不僅手慢、寫字慢,說話慢且含糊,腿腳也不便,從兩歲到六歲,他在外地康復了4年,才可以站立、獨立邁出一步。
但黃展翌死活要讀書,因為這樣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12年間,黃展翌在爸爸的自行車上和媽媽的悉心照顧中度過了漫漫求學路。從小學一年級一大張紙只能寫一個字,到小學三年級終于不用媽媽扶著筆做作業(yè),從初一時在班上擺尾,到中考考上省重點高中,再到高考以超過一本線16分的成績考上武漢紡織大學光電專業(yè),他付出了太多。“他寫字慢,做作業(yè)總是做到很晚。初中時,語文老師說可以不抄寫,他卻從不落下,不折不扣地完成,高中時總是搞到轉(zhuǎn)鐘,第二天6點又起床準備上學。”爸爸黃駿剛說,曾有老師評價說“一堂課上如果只有一個孩子聽講,那就是黃展翌”,他聽了又心酸又感動。
黃展翌已為大學學習做了不少準備,暑假他每天背英語四級單詞,還自學高數(shù)、c語言。“我喜歡動手,拆裝過八音盒,也喜歡英語和計算機。”他說,他還想考研,以后自食其力。
大學堅持獨立生活
雖然身體不便,但黃展翌堅持要獨立生活。“爸媽太辛苦了,高中時爸爸每天要為我來回跑四趟。家里還有90歲的奶奶、讀初中的弟弟,我能自己照顧自己,他們就能輕松點。”他慢慢地說。
因此,兩個半月的暑假,黃展翌都在鍛煉:每天走6公里、練習下蹲、學著拖地,雖然摔跤不斷,行動能力卻逐漸增強。“我現(xiàn)在一氣走1公里沒問題,也可以撐著東西蹲10分鐘了。”他說,本以為考完了是天堂,不料學習生活比學習累多了。
黃駿剛則有點著急:他本想每天下班了來陪兒子,但從青山到武漢紡大,坐公汽要三個半小時,人太多還擠不上。“放心吧,從7月招錄時,我們就在為黃展翌入學做準備。”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書記程麗說,除申請了有馬桶的單間宿舍、老師們捐建了空調(diào)、到黃展翌家中家訪、組建了學生志愿服務隊,還為他量身定制了培養(yǎng)計劃。
“十多年前,我有個和你一樣的學生,他和你一樣聰明,畢業(yè)時是優(yōu)秀畢業(yè)生,現(xiàn)在是老板呢。所以我們鼓勵你自立自強,也會把你當常人對待。”程麗鼓勵黃展翌,在大學里好好發(fā)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