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院士”朱英國去世 他的科研成果惠及五億農民
2017-08-10 08:27:00 來源:楚天都市報

圖為:朱院士生前在實驗基地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羅欣劉中燦通訊員邢知博 秦正保)昨日凌晨2時51分,中國共產黨優(yōu)秀黨員、著名遺傳學家和水稻生物學家、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先驅和我國雜交水稻事業(yè)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78歲。

朱英國于1939年11月出生于湖北羅田縣,1964年武漢大學生物系畢業(yè)留校任教,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長期從事雜交水稻和植物遺傳研究,為我國糧食安全、雜交水稻種質創(chuàng)新、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人才培養(yǎng)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從事研究近五十年來,朱英國始終心懷“為天下蒼生饑寒”終身奮斗的堅定信念,常年頂烈日、冒風雨奔波在田間地頭,他是一位對土地、對農民充滿深情厚愛的赤子,更是一位對農業(yè)科學有著孜孜不倦探究精神的科學家。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鄂州實驗基地看望朱院士。

朱英國留武大任教至今,一直奮斗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他先后招收了近百名碩士、博士研究生,為我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遺傳學、雜交水稻科學人才,桃李滿天下。

  他的科研成果惠及五億農民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羅欣通訊員邢知博秦正保吳江龍

  “老先生走得太突然了。水稻是他一生的摯愛,這些年他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很有激情,非常辛苦。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昨日下午,在武漢大學生科院布置靈堂的李陽生教授痛心地說道。

  雜交稻新品種推廣近1億畝

  朱英國從1969年開始水稻生物學研究,1972年開始雜交水稻研究,育成多個品種的雜交稻。

  40多年來,他承擔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轉基因專項、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重點項目。在雄性不育與育性恢復機理、雜種優(yōu)勢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優(yōu)質高產雜交稻育種和產業(yè)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選育的雜交稻新品種已累計推廣近1億畝,產生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他培育的水稻種植在生產中被大面積推廣應用,惠及五億農民。他也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發(fā)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湖北省科學大會獎、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等眾多獎項。

  鼓勵學生以田地為課本

  昨日下午,記者在武大生科院看到,朱英國院士的辦公室里,書柜、書桌、舊沙發(fā)上,都堆滿了書,隔壁就是他的實驗室。學生高峰介紹,朱老師平時的生活、工作作風值得學習。每次下鄉(xiāng)去種植基地,他一下車就直奔田頭,“他鼓勵我們以田地為課本,在田地里歷練?!痹诟叻逖壑?,朱老師特別平易近人,“在學術上,他經常督促我們,要‘一心一意做,鉆進去’;在生活上,他也常常關心我們,前不久還在關心我的個人問題呢。”

  2014年初,朱英國院士憑借“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他的學生楊代常也同時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而楊代常就是朱英國在田間發(fā)現的。1975年,朱英國在仙桃進行雜交水稻的培訓與推廣,當時不到20歲、連初中都沒畢業(yè)的農技員楊代常,非常執(zhí)著地鉆研技術,朱英國發(fā)現他是個難得的好苗子。此后,一直提攜、支持這個后生。在朱英國的鼓勵下,楊代常于1985年考上了武漢大學的插班生,后來成為朱英國的第一個碩士生、第一個博士生。2005年,朱英國邀請在國外工作的楊代?;貒l(fā)展,楊代常毫不猶豫地回到了老師的科研團隊?!拔覐奈绰牳赣H說過假話、大話、空話,他只是腳踏實地向目標前進?!敝煊又煨路褰榻B,父親每天不是在辦公室,就是在外奔波,沒有節(jié)假日的概念。在生活上,父親一直保持勤儉節(jié)約的本色。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