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圖為:吳常銓在熬制膏方。
文/圖 記者 胡蔓 崔逾瑜 通訊員 楊智勇
練藥如練兵,匠心堅守“老一套”
在老百姓大藥房彭劉楊店,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空間里,藥香氤氳。熬藥師吳常銓端出一鍋藥湯:“別小看這藥湯,可有講究呢!”和中藥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吳常銓,說起炮制技藝,一臉自信。
先說浸泡,看上去簡單不過,但每味藥材都得浸泡到位,水面沒過藥材10厘米,才能充分釋放藥性;再說煎煮,一煎半小時,二煎一個半小時,兩道汁水混合取用,毫不浪費;然后是三道過濾,只有干凈、無雜質的藥湯,最后做出來的膏方才光亮如鏡,絲滑如綢,口感細膩綿軟,易于吸收。
剛滿60歲的吳常銓,爺爺、父親、叔父都是藥工。他18歲入行,當學徒的日子分外清苦。
學徒第一年,晚上只能睡在藥棚的地上,吳常銓就是靠“練地功”,接著藥氣,習得一身識藥、辨藥的硬功夫;一年后可以睡在柜臺上,還是藥材環(huán)繞,吳常銓也不閑著,把七八百種藥的名稱及藥理反復識記,直到爛熟于心;第三年,可以上床睡了,吳常銓就把精力用在跟師傅炮制加工中藥上了,小本本上記得密密麻麻,每次抓藥都分毫不差。一番摸爬滾打,他更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制藥如練兵,率未練之兵不能克敵制勝,用未炮之藥難以藥到病除。
雖然歷經國企改制、兼并重組等企業(yè)變遷,但炮制技藝一直秉持。如今,吳常銓最拿手的是熬膏。從炎夏的酸梅膏到入秋后的秋梨膏,再到飄香整個寒冬的各方膏滋,他都喜歡用“老一套”方法。
對于吳常銓來說,一頂銅鍋、一把竹鏟,是熬膏必備,從徽州老家背至武漢,跟隨他40載有余。
銅鍋架在火爐上冒著騰騰熱氣,吳常銓手拿竹鏟,不停攪動?!般~鍋不傷藥性,竹鏟不易焦化,這對‘黃金搭檔’才能熬出最地道的膏方。”吳常銓告訴記者,將1萬毫升的藥汁濃縮到2000毫升左右,非常考驗藥工的技術,多一分嫌老,少一分則稀,水分未完全蒸發(fā)還易發(fā)霉。只有收膏時一拉成絲,滴水成珠,挑鏟掛旗,才是火候最佳。一藥一法,即使是同一種藥,要得到不同藥效,其炮制方法也不一樣。
切、浸、煎、濾、熬、收,每一步都一絲不茍;眼觀、嘴嘗、鼻聞、手摸,每一招都暗藏玄機;丹、丸、膏、散,每一味都精耕細作。這便是匠心炮制。即便一副藥往往需要一天時間,但吳常銓卻堅持“慢功出細活”,一晃便是42年。
做藥如做人,誠信遵守“老訓條”
在這個飛速變化的信息時代,“藥工”是一個快被遺忘的詞匯,但是一種稀缺的資源。當年握證在手、叱咤藥壇的老藥工,如今只剩下吳常銓等寥寥數(shù)人?!澳惆盐业陌嘟雍??!备赣H臨終前的遺愿,始終激勵著吳常銓?!靶藓蠠o人見,存心有天知?!睅煾祩飨聛淼墓庞枺瑓浅c屢恢便∈?。
不欺人、不自欺,藥材炮制近乎嚴苛,吳常銓從不取巧投機。
一次,徒弟在熬制藥膏的冰糖里,悄悄加了些水,以期快速熬化冰糖,被吳常銓當面喝止:“雖然熬藥中的一點小動作,患者未必會發(fā)現(xiàn),但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p>
還有一次,徒弟將飲片切得厚薄不均,辯稱“湊合湊合,煎煮在水里也看不見”。吳常銓嚴厲指出,切成薄片并非只是追求“形式”,而是切切實實“內容”的需要。切片越薄,煎出來的藥質就越好,越便于炮制時掌握火候,也越利于調配、收藏和制劑。
吳常銓坦言,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多一味、少一味,增一分、減一分無關生死,不傷大局,但在制藥人內心仍要堅持“取其地、采其時、遵其古、炮其繁”的訓條,即便無人在場,但“上天”必定知道。
22日,從蔡甸趕到武昌的一位患者將剛開的2000多元中草藥交給吳常銓熬制成膏。他說,吳師傅加工出來的中藥飲片質量純正、藥效明顯。
接過沉甸甸的包裹,吳常銓頗為感慨:“這是一份信任!為了這份信任,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也是老祖宗的教導?!?/p>
然而,讓吳常銓感到遺憾的是,自己做的是一份孤獨的事業(yè),先后培養(yǎng)了10余名徒弟,卻因太過清苦而放棄。“熬時間、掙錢少、工作枯燥而繁瑣,年輕人寧可出門跑業(yè)務,也不愿勞神費力沉下心來做這份苦差事?!奔幢闳绱?,他還是愿做最后的堅守者。
吳常銓也很苦悶,現(xiàn)代化的煎藥機、熬藥爐,讓自己的手藝越來越沒有用武之地。但對古法的傳承和堅守,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踐諾”?“一直干下去,做好每一步。”這是這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藥工內心最質樸的解讀,他也等待著更多人一起將中醫(yī)藥文化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