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卸甲坪最后26戶“山頂人家”的搬遷故事:別了,別了,鷹咀尖!
2018-06-29 08:43:00 來源:荊楚網(wǎng)

  

  圖為:徐大勝(右)一家在關(guān)望坡新居前合影。

  

  圖為:徐大勝(左)和妻子王中英在鷹咀尖老屋前合影。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磊 通訊員 廖義華 肖永軍

卸甲坪土家族鄉(xiāng),被稱為“荊州屋脊”,位于荊州市西南邊陲,地處武陵山余脈。

全鄉(xiāng)最高處,名叫鷹咀尖,海拔815米,因山勢險峻、形如鷹嘴而得名。

6月1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松滋城區(qū)出發(fā),由寬闊的國道駛上蜿蜒山道,經(jīng)一個半小時車程,來到群山之間的一片緩坡地。這里名叫關(guān)望坡,是卸甲坪土家族鄉(xiāng)一處易地搬遷扶貧安置點。大雨過后,山腰上薄霧陣陣,空氣涼爽潔凈,沁人心脾。

村民徐大勝站在青瓦白墻的土家民居前,褲腿高高卷起,半濕的帆布鞋上沾滿泥土,臉上滿是山里漢子特有的憨厚笑容。

以前,徐大勝一家就住在鷹咀尖。他指著遠方說:“就是山后面那座山再后面的那個山尖……”

如今,山尖上的26戶人家,已全部搬到了關(guān)望坡。

告別鷹咀尖,感人故事多。我們走進山里,真切感受著精準扶貧給這里帶來的巨變。

徐大勝把我們迎進屋內(nèi),熱情地倒茶。

這是一套近100平方米的土家風格平房,敞亮的客廳,南北兩間臥室,一個雜物間,一廚一衛(wèi),還帶大前院。6月6日,選準吉利日子,徐大勝一家搬到了這里。住進新房,他們沒掏一分錢。整個關(guān)望坡共有36棟民居,大部分用于安置鷹咀尖貧困戶。

徐大勝拍拍褲腿上的塵土,將一雙臟濕的帆布鞋換下。為了采摘雨后的松黃菌,他當天凌晨4點就上山了。到早上8點多,摘到了1.5公斤鮮菌,拿到集市賣了75元。松黃菌多在盛夏雨后生長,這樣的賺錢機會并不多。

大山,是徐大勝一家賴以生存的依靠,也正是大山,曾讓他們陷入了難以改變的貧窮。

七八十年前,為了躲避戰(zhàn)亂,一些村民冒險攀爬上鷹咀尖隱居下來。高峰時,這里有100多戶村民。

進入和平年代,鷹咀尖成了村民們爭相逃離的地方。但凡有點手藝和能力的人,都已陸續(xù)下山定居,留下的都是一些憨厚得哪也不想去的人。到2017年,這里只剩下26戶人家。

走,上鷹咀尖看看!“去不得!去不得!”徐大勝當即反對。他說,坡陡得很,剛下過暴雨,路面松滑,弄不好要出事,改天再去。

6月20日,我們向鷹咀尖出發(fā)。

進山,只能乘坐摩托車。在崎嶇的盤山公路上騎行半小時,道路逐漸消失,摩托車上下顛簸?!白ズ昧?!”每一次上沖,駕駛摩托的村民劉全新都要大聲吆喝提醒。路陡坡高,旁邊是山崖,稍有不慎,就可能翻下去。他的哥哥劉全清,就是在這段路上不幸翻車身亡的。

一路曲折驚險,終于抵達鷹咀尖上徐大勝家的老屋。這是一棟干打壘土房,看上去像是廢棄了好多年,推開大門,一股濃烈的霉味撲鼻而來,屋內(nèi)黝黑潮濕,房梁腐朽變形,墻上裂開的口子能放進拳頭?!疤悦姿匆律?;洗腳水,喂牛羊?!痹邡椌准猓铍y莫過于吃水。村民們的生活用水、牲畜用水都要從10多公里外的蠻子洞運上去。男人用摩托車運水,女人孩子用背簍背水。徐大勝說:“每天有半天時間都花在弄水上。”

徐大勝41歲才與妻子王中英結(jié)婚。2006年10月,未滿一歲的兒子在家里爬動時,柜子上的一個開水瓶滑落,兒子被嚴重燙傷。王中英心急如焚,用背簍背著孩子,一路往山下跑,4個多小時才送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因延誤了治療時機,孩子最終夭折。

  三

從徐大勝家下山,走到半山腰,就到了劉全新家。

一貧如洗的劉全新,本以為自己會打一輩子光棍,沒想到43歲時遇到了覃仕鳳。覃仕鳳在前夫病逝后,帶著一雙年幼的女兒嫁給了劉全新。一年后,他們的兒子劉勝雨出生?!昂⒆拥拿菗旎貋淼摹!眲⑷抡f,孩子一歲多時,覃仕鳳把他背在背簍里,準備洗澡,彎腰倒開水時,孩子從背簍滾進了盆里,全身大面積燙傷。好在當時已買了摩托車,經(jīng)過2個多小時的顛簸趕到醫(yī)院,才把孩子從生命線上拉了回來。

3個孩子,給劉全新帶來了巨大壓力。他從早到晚沒閑過,地里的活干完了,就到懸崖陡壁邊砍竹麻、挖葛根,冒著生命危險賺回100來元。

鷹咀尖沒有學校,最近的學校也有10多公里。每天四五點,天還沒亮,劉全新就要送孩子上學?!耙郧凹依餂]手表和鬧鐘,就聽著山對面的人家,他們的摩托車一響,就跟著爬起來?!眲⑷抡f,有一次,對面有動靜了,他把兒子叫醒去上學,送到學校一看,大門緊閉,問了門房大爺才知道才凌晨兩點!

卸甲坪村黨支部副書記歐紅瓊說,鷹咀尖上的貧困故事,多得講不完,講出來好多人都不相信。

為了鷹咀尖上最后的26戶村民,當?shù)卣氡M了辦法。

首先是路,修一公里山路要花40多萬元,卸甲坪鄉(xiāng)不惜成本往上修,一直修到了不能再修的山腰上。再是電,千方百計拉通了電線,雖然電壓不穩(wěn)定,但總算能滿足基本生活了。

可是水,確實難解決!“一方水土養(yǎng)活不了一方人?!毙都灼和良易遴l(xiāng)黨委書記劉德勇說,“鷹咀尖的村民要想真脫貧,就必須告別鷹咀尖?!?/p>

2017年,鷹咀尖26戶村民全部被確定為易地搬遷扶貧對象,新址選在關(guān)望坡。今年6月6日,村民們完成搬遷。最難的一步,總算邁過來了!“易地搬遷扶貧,是精準扶貧工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今年,我們將完成全市的搬遷任務(wù)?!彼勺淌惺虚L伍昌軍說,“不僅要搬得來,還要留得住、有產(chǎn)業(yè)、能致富!”

在卸甲坪,“一戶一策”精準解決鷹咀尖村民后續(xù)發(fā)展問題。欣興香菇專業(yè)合作社為貧困戶搭建了香菇大棚,提供菌棒和技術(shù),再以保底價回收。村民也可將土地交給三紅蜜柚合作社等經(jīng)營組織,以土地入股形式獲得六成收益。同時,還可進入合作社務(wù)工,每天勞務(wù)收入100元左右。

6月21日,我們再次來到關(guān)望坡。村民們正在體驗和適應(yīng)山下的新生活。

徐大勝在售后人員幫助下調(diào)試新買的熱水器,他用手捧住浴頭噴灑的熱水,眼睛笑成了一條縫。

劉全新家買了一臺冰箱,兒子劉勝雨十分興奮,從冰箱拿出自家種的李子給我們吃。

徐大勝的新鄰居何金德,最近有兩件特別高興的事,一是他應(yīng)聘上了關(guān)望坡的兼職保潔員,一個月有800元收入;二是村小學離新家僅500米,孫兒上學幾分鐘就能走到了。

……

告別鷹咀尖,有故土難離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喜悅與幸福。

告別鷹咀尖,和過去說再見,意味著充滿希望的全新開始。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