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梅雨期結束 整體防汛抗旱壓力絲毫未減
2018-07-11 07:43:00 來源:湖北日報

原標題:湖北的梅雨期結束了,對防汛抗旱意味著什么?

7月10日,湖北省梅雨期結束,正式進入盛夏時節(jié)。梅雨期結束,防汛壓力是不是減輕了?

對此,省防辦表示,梅雨期是指大范圍的、降水次數(shù)頻繁的連陰雨天氣,降水量比較大,容易形成類似2016年的內澇災害,防汛壓力大。出梅以后,我省境內大范圍持續(xù)性的降雨減少,發(fā)生內澇幾率降低。但是,從我省整體防汛抗旱形勢來看,壓力絲毫未減。

從長江干流防汛來看,梅雨期結束后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長江防汛的關鍵時期(俗稱“七下八上”),在8月中下旬也有發(fā)生極值洪水的可能。7月中下旬,經過梅雨期的多輪強降雨后,長江中下游干流、部分支流以及湖庫的水位抬升,8月雨帶北移,長江和漢江的來水增加,長江干流容易形成洪水。從歷史來看,我省長江干流漢口站1931年、1954年和1998年最高水位出現(xiàn)在8月中下旬,所以出梅以后,長江干流的防汛壓力不會減小。

從省內中小河流湖庫防汛形勢來看,梅雨期結束后,緊接著是夏汛和九、十月的秋汛。與梅雨期相比,夏汛時期,我省更容易發(fā)生短時局部強對流天氣,在局部形成暴雨或特大暴雨(俗稱“坨子雨”),給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庫防汛帶來很大的壓力,同時還易造成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和山洪等自然災害。另一方面,梅雨期降雨范圍、大小、持續(xù)時間等,氣象部門一般更易作出較準確的預測預報,水利部門也更容易提前部署,做好防范工作,而局部坨子雨準確預報更難,降雨點多,水利部門更難提前部署安排,對前期蓄水多的地區(qū),防汛壓力比較大。從今年來看,由于去年漢江秋汛后,水庫水位較高,今年春季降雨較多,水庫水位進一步上升,加上春季降雨多,灌溉用水減少,所以截至今年6月,我省水庫蓄水總體偏多三成,梅雨期結束后,更需加強防范坨子雨。

此外,梅雨期結束進入盛夏以后,我省也有伏旱和秋旱的可能,湖北防汛、抗旱的壓力都不輕。2011年到2014年,我省就出現(xiàn)旱澇雙重壓力。氣象部門預測,今年主汛期6月到8月,我省大部降雨偏少一到三成,出梅后的13日到20日,隨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進一步加強,我省將出現(xiàn)晴熱高溫天氣,局部氣溫可達38℃到40℃。

省防辦表示,梅雨期結束并不意味著防汛的壓力減輕,而是防汛的關鍵時期,各地更不能松懈,各級部門要抓緊抓實防汛抗旱工作,確保河湖安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祝華、實習生梁阿芬)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