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造“佛系”大橋北主塔封頂 塔體如嬰兒白皙
2018-10-23 07:44:00 來源:湖北日報

原標題:武漢造!國內首座“佛系”大橋北主塔封頂

國內首座“佛系”大橋北主塔封頂 塔體如嬰兒般白皙

湖北日報訊10月22日上午11時,歷時40個月,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參建的池州長江大橋北主塔封頂。這座橋充滿“佛系”元素,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安徽池州大橋長5.818公里,為雙塔雙索面斜拉橋。該橋自設計之初就將池州市九華山佛教文化引入大橋建設,在花瓶型主塔的基礎上提出了佛手、佛珠、佛光的概念。塔柱猶如合十的雙手,鋼橫梁外包琉璃黃色鋼球如佛珠,集束呈放射狀的拉索寓意佛光。整體造型生動,實現了橋梁建筑與美學、人文的融合統一。

大橋主塔混凝土采用一種新型的結構體系——皮膚功能混凝土,為國內首創(chuàng)。

項目總工尚龍介紹,在大橋塔柱外層澆筑一定深度范圍的皮膚功能混凝土后,外觀像“嬰兒”皮膚一樣光滑白皙,還保護著內部“骨骼”。這種混凝土能明顯改善整體主塔的外觀質量,不僅免除了后期涂裝的成本,還極大地提高了塔柱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大大增強了主塔結構強度。為了研發(fā)這種奇妙的新型混凝土,項目部足足用了20個月,進行了100多次配合比試驗研究。這也填補了我國在皮膚功能混凝土領域的空白。

大橋采用國內首創(chuàng)的分組集聚錨錨固工藝,主塔斜拉索錨固在6道鋼橫梁上。所謂集聚錨,就是集合錨固在一起。108根斜拉索分六組集合,分別依次從六顆琉璃黃色鋼球中穿過,錨固于上塔柱橫向的六道鋼橫梁上,整體呈放射狀伸向橋身,這不僅能避免混凝土澆筑的主塔被拉伸的困擾,也解決了錨固區(qū)混凝土開裂的問題,更能“拗造型”,從外部鋼珠穿出的斜拉索猶如萬道“佛光”,照在皖江上,陽光下顯得金光閃耀。

池州長江公路大橋是安徽省“四縱八橫”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中“縱三”——濟祁高速的控制性節(jié)點工程,是連接安徽省長江兩岸的又一條快速通道。池州長江公路大橋位于長江下游貴池河段,跨越處北岸為銅陵市樅陽縣,南岸為池州市。大橋的建設將打通樅陽縣南下的通道,通車后,樅陽到池州不必繞行銅陵長江大橋過江,路程將由原本的1個半小時縮短為半個小時。

責編:劉志斌

微信又有新功能了!想知道企業(yè)或個人信用好不好?用這個方法查查看就知道了,快看你上黑名單了嗎?

獲取方式:

1、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楚網微信(微信號:dachuwang)

2、進入大楚網官微,在對話框輸入關鍵詞【 信用 】即可獲取。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