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guī)檢查是基本檢查,一旦發(fā)現異常,應咨詢血液科專家。
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24日訊皮膚瘙癢反復發(fā)作,沒想到“幕后真兇”竟然是淋巴瘤。“幸虧醫(yī)生沒有放過一絲異常,堅持一查到底才揪出了病因?!?4日,淋巴瘤已經得到控制的張先生發(fā)現,身上的皮疹和皮膚瘙癢都已消退干凈。
64歲的張先生退休后全身皮膚反復出現皮疹,尤其是晚上,經常癢得難以入睡,身上被抓得血肉模糊。3個月前,癢得實在無法忍受的張先生來到武漢市第一醫(yī)院皮膚科看診,接診醫(yī)生見他全身布滿皮疹,面部、四肢和軀干有多個硬幣大小并突出皮膚的紅疹,有些還在往外滲液,建議他查查血。結果顯示: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明顯升高。
血液內科醫(yī)生程平會診后,高度懷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就是導致全身皮疹和皮膚瘙癢的真兇。隨后,張先生轉入血液內科,經一系列專科檢查,確診為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繼發(fā)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經過3個月的對癥治療,張先生的皮疹消失了,身上也不癢了,復查顯示血中的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已接近正常。
“門診中像張先生這樣的病人不在少數。”程平介紹,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會被診斷為淋巴瘤,但隱藏在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背后的病因不容忽視。他介紹,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中的一種,是免疫反應和過敏反應中十分重要的細胞。正常人嗜酸性粒細胞白天較低,夜間較高,在勞動、寒冷、饑鋨、精神刺激等情況下,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會發(fā)生變化。
程平說,嗜酸性粒細胞計數過度增高對各臟器功能會有一定影響。最常見的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另外,還會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腸炎,表現為腹瀉腹痛,嚴重時還會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肺炎,出現咳嗽、喘氣和呼吸困難。
程平提醒,不管是患者還是接診醫(yī)生,都要重視血常規(guī)的檢查,從中經常可以發(fā)現一些疾病的蛛絲馬跡。一旦發(fā)現有細胞計數的異常,最好咨詢血液病??漆t(yī)生,不要輕易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