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博
通訊員 向燕
4月27日,湖北巴東春意濃濃。極目新聞記者來到該縣沿渡河鎮(zhèn)官田村,這里風光秀麗,空氣清新,眾多蜂桶分布在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各個角落。
這些蜜蜂的養(yǎng)殖者叫劉楚紅,是土生土長的官田村人,一家四世同堂,上有87歲高齡的母親,下有一對兒女。他的兒子已婚,長期在外從事運輸工作,兒媳在沿渡河集鎮(zhèn)從事個體經營,女兒在大學讀書,兩個孫子正在讀小學。
劉楚紅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別看現在劉楚紅將蜜蜂養(yǎng)得風生水起,收入頗豐,一家人和和美美,令人羨慕,但曾幾何時,他也經歷過風雨飄搖,幾近崩潰。
劉楚紅幼時家境貧寒,初中沒念完就輟學四處打工。1996年,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的他,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毅然結束在外的打工生涯回到老家打零工賺取家庭開支,同時陪伴家人。一家人雖不富裕,倒也其樂融融。
1997年,劉楚紅在操作機器切豬草時不幸發(fā)生意外,導致右手從小臂以下完全缺失,喪失部分勞動能力。痛失一手,這個家里的頂梁柱、靠力氣養(yǎng)活家人的山里漢,感覺如天塌一般,痛不欲生,每天都在淚水和自責中艱難度日。
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盡管他們年老體弱,還是盡量多做些家務和農活,來減輕家里的負擔。“家里沒有你,還有我和爸媽啊!況且你還有一只手和兩條腿,還有頭腦??!”淳樸善良的妻子無數次開導劉楚紅,鼓勵他振作起來。
真切無私的關愛,讓劉楚紅消沉的心漸漸溫暖起來。兩年后,在家人和親友的幫助和鼓勵下,劉楚紅借錢開了一家小商店,經營日雜百貨。剛開始,由于不懂做生意,“門前冷落鞍馬稀”。但他不氣餒,堅持每天早開門、晚關門,誠信經營,童叟無欺,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意逐步向好。
2017年,劉楚紅抓住市場機遇,利用緊鄰神農架、山上藥材花卉豐富的地理優(yōu)勢,開始嘗試養(yǎng)殖中華土蜂。劉楚紅時常以巴東縣天生無臂殘疾人陳茲方用雙腳書寫人生的事跡為榜樣激勵自己,克服只有一只手的困難,爬樹、收蜂,不知摔了多少跤,破了多少皮,被蜇了多少次,但他都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堅持了下來。他每天守著蜂桶睡覺,觀察蜜蜂的動向、習性以及冬天遷移的情況;利用一切空閑時間,線上學習、線下求經,積累知識和經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他的辛勤付出,養(yǎng)蜂漸漸有了起色,規(guī)模由最初的20多箱發(fā)展到2022年的110多箱,到現在的150多箱,產品質量優(yōu)良,供不應求,年收入達到20多萬元,過上了真正的“甜蜜生活”。同時,他帶動周邊20余戶農戶養(yǎng)蜂,提供無償技術服務。
為了方便蜂桶清理和收割蜂蜜,劉楚紅專門做了一個鐵鉤套在右手上,村人皆尊稱他為“鐵手劉”,贊揚他鋼鐵般的意志。
有難一起擔,有福一起享。成功后的劉楚紅,深深記得,在自己最低谷的時候,家人不遺余力的愛護;深深記得,在自己想要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親友們不遺余力的幫助。
近幾年,妻子在村里的工作非常繁忙,無論是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xiāng)村振興,還是糾紛調解、思想溝通、資料報送等方面,她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為了緩解妻子的壓力,劉楚紅主動當起了家里的炊事員和村民的送貨員,樂此不疲?!拔沂潜荒阏然貋淼?,現在該我愛護你了。你只管安心工作,家里一切有我!”每當妻子回到家里,看到熱騰騰的飯菜,面露慚愧時,劉楚紅總是溫情脈脈地灌“蜜”湯,令妻子十分感動。
村民們笑稱,“鐵手劉”完成了華麗的轉變,從身體上的“一把手”,變成了家庭和諧、鉆研技術、帶頭致富的“一把手”。劉楚紅也被巴東縣紀委監(jiān)委駐村尖刀班和官田村支兩委評為“自力更生”典型,其事跡被巴東縣殘聯(lián)、恩施州殘聯(lián)推廣,并被省級媒體專題報道。2022年,劉楚紅家被中共巴東縣委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選為年度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