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
碧筒杯
透明琺瑯
冰梅紋罐
庭院婦孺圖
長方茶盤
花卉紋執(zhí)壺
折枝花卉蔬果紋
提梁壺連獸足爐
錦地開光
山水圖火鍋
折枝花紋“萬壽無疆”盤
纏枝西番蓮紋
甜瓜式盒
云龍紋西洋婦孺圖
高足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通訊員 魯黎 黃敏
8月10日,“浮金流燦——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廣琺瑯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展,展出136件套廣琺瑯珍品。業(yè)內將廣東制造的金屬胎琺瑯泛稱廣琺瑯,這些展品除了清代宮廷貢品外,還有裝黃油的西式早餐具、伊斯蘭風格執(zhí)壺,及外銷歐洲的中國傳統(tǒng)仕女圖茶盤等。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湖北省博物館館長張曉云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從西方傳入東方,再從廣州行銷世界,助推“中國風”盛于海外,廣琺瑯近兩百年的發(fā)展歷程,儼然是一部中西文化交融的史詩。其背后離不開廣琺瑯匠人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
很多人不知道,民國時期,“琺瑯”與“搪瓷”同義。新中國成立后制定規(guī)范標準,稱手工制造的琺瑯工藝品為“琺瑯”,而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的金屬胎琺瑯稱為“搪瓷”。一起來省博欣賞比你家的搪瓷杯精致N倍的琺瑯器吧。
博采眾家之長
廣琺瑯與瓷器互相借鑒
步入展廳,在燈光和多媒體輔助展項的映襯下,展柜內一件件廣琺瑯珍品越發(fā)流光溢彩。
策展人、湖北省博物館陳列展覽部余珮瑤介紹,琺瑯,是一種在金屬等胎體表面施以各色釉料的裝飾工藝。畫琺瑯是清代康熙年間開海之后由海路傳入中國的西洋技藝,廣東畫琺瑯匠人創(chuàng)造性地將西洋畫琺瑯技術與中國傳統(tǒng)技藝相結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廣琺瑯。
“業(yè)內將廣東制造的金屬胎琺瑯泛稱廣琺瑯,主要為銅胎畫琺瑯??梢哉f,廣琺瑯在誕生之初,就有中西合璧的屬性。如,其繪畫技法,均兼有中國傳統(tǒng)的平涂、皴法、沒骨、線描技法和西洋的點畫法?!庇喃槵幷f。
熟悉湖北省博物館館藏的觀眾不難發(fā)現(xiàn),此次展出的一件廣琺瑯碧筒杯,與該館一件高顏值文物——清代光緒款粉彩荷花吸杯十分相似。余珮瑤介紹,荷花吸杯呈蓮花形,花蒂穿孔與花莖連通,堪稱古代的吸管,被文人尊為最雅酒具。此件碧筒杯與荷花吸杯造型類似。
展品中有一件錦地開光花果紋課子圖盤,這類庭院婦孺課子圖展示了富足恬適的日常家庭生活場景,是外銷琺瑯彩瓷常見的裝飾題材。有趣的是,一件由景德鎮(zhèn)生產的婦嬰圖盤瓷器,現(xiàn)藏于英國著名的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二者造型圖案相似,人物朝向相反。
“這是個值得深入研究的現(xiàn)象,當時的廣琺瑯匠人與瓷器匠人之間,或存在相互學習、借鑒?!毕愀壑形拇髮W文物館館長姚進莊說,廣琺瑯匠人還從歐洲學習到透明琺瑯的制作技術,發(fā)展出器物更顯華麗的廣東透明琺瑯器。
是“花里胡哨”還是花團錦簇
“康雍乾”三代廣琺瑯包羅萬象
本次展覽特辟出一面墻,設計成開窗造型的展板,醒目展示廣琺瑯上的10多種常見紋飾。蕉葉紋、團花紋、冰梅紋等,光聽名字就能想象其有多么美輪美奐。
余珮瑤介紹,廣琺瑯器題材包羅萬象,常見的有花鳥蝴蝶昆蟲、折枝花卉果實、庭院人物、西洋圖景等,主要用途為餐飲日用、陳設裝飾、文房妝容等,以構圖緊密、色彩豐富為特色,整體絢麗多彩。
“尤其是‘康雍乾’三代廣琺瑯,可謂富貴迷人眼?!庇喃槵幷f,乾隆時期是供御廣琺瑯生產的鼎盛期,每逢節(jié)假日,宮中都需按例傳做應景之物。于是聰明的琺瑯匠人總結出了一套紋樣公式:上元節(jié)用五谷豐登、七夕用鵲橋仙渡、中秋節(jié)用丹桂飄香等。
為乾隆皇帝萬壽節(jié)定制的折枝花紋“萬壽無疆”盤,寓意美好的“福壽康寧”八吉祥紋如意等,展品中有多件乾隆款廣琺瑯器。這位喜歡“極繁主義”的皇帝,其審美到底是網(wǎng)絡調侃的“花里胡哨”,還是花團錦簇的高級感,觀眾可自行體會。
廣琺瑯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展品中除了宮廷御用品外,還有盤、碗、壺等生活常用品,及火鍋、文具盒等有趣物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廣琺瑯在裝飾和色彩上均有創(chuàng)新,可謂是琺瑯界的“六邊形戰(zhàn)士”。這從清代官員的“工作筆記”中可窺一斑——1716年,時任廣東巡撫楊琳向康熙皇帝上報廣琺瑯品質時,在奏折里留下自信二字:頗好。
此外,在康熙、雍正及乾隆初年,廣東琺瑯匠人屢次被舉薦入造辦處參與畫琺瑯制作,足見廣琺瑯有多華麗精美。
勁吹“中國風”
來自東方的珍品令海外著迷
得益于廣琺瑯匠人卓越的創(chuàng)造力,廣琺瑯以中西合璧的精湛品質,很快成為搶手的外銷品。
早期廣琺瑯的海外市場,主要面向歐洲社會,18世紀后期開始,又開拓了印度等新興市場。
余珮瑤介紹,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廣琺瑯的裝飾圖案及功能造型均有調適。銷往歐美的有燭臺、帶有加熱爐的茶壺茶盤等;銷往東南亞的以飾有宗教特色的檳榔器具為主;銷往伊斯蘭地區(qū)的有花卉紋執(zhí)壺等。
展覽分“歐洲市場”“亞洲市場”等板塊,將上述鮮明的地域特色予以呈現(xiàn)。如,一組冰梅紋西式早餐具,為外銷歐洲的典型器具。其蓋碗可裝食用糖,連碟可盛黃油,帶碟小杯置放雞蛋,桶形籃可擱小勺、小叉等。
除西洋來樣加工外,還有許多廣琺瑯使用中國傳統(tǒng)裝飾語言,凸顯其來自東方國度的迷人風情。展品中一件乾隆年間外銷歐洲的庭院婦孺圖長方茶盤,是成套茶具組件之一。其造型源于西方銀器,但圖案卻是典型的東方題材,反映中國傳統(tǒng)仕女圖的審美意趣。
在“康雍乾”三代所處的18世紀,廣琺瑯與瓷器、茶葉、絲綢等一道,引發(fā)持續(xù)的“中國風”熱潮,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據(jù)重要地位。
據(jù)文獻記載,追捧廣琺瑯的海外顧客對其十分迷戀,稱贊“它們的色彩亮麗而迷人,非我們的作品所能及”“中國人精通此項技藝”“除了他們,沒有任何人能夠制作如此完美、漂亮的作品,值得為此花費任何可能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