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訊(記者方琳)1月13日晚,宜昌市民甕彥彥一家三口在宜昌市歌舞團實驗小劇場觀看了兒童劇《冬天的童話》,這一次她已經能熟練通過文惠卡網(wǎng)上購票,還教朋友操作了一把??ㄖ?00元,除了自己充值的100元,其余500元都是政府送的“文化紅包”。
從2017年12月30日起,像甕彥彥這樣在宜昌文惠卡平臺上注冊的用戶已超過6800人。文惠卡,顧名思義,文化惠民,這是宜昌市探索文化惠民的新路徑和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的新方式,以擴大引導文化消費,鼓勵市場主體提供更加豐富多元、貼合群眾需求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這是一張實名卡,并非單獨制作的實體卡片,它在原有市民卡基礎上增添了文化功能。持有宜昌市市民卡的居民辦理,充值100元,市財政將在卡中補貼500元,持有人可以用這600元一年購買10場以上的惠民演出場次,這種卡目前發(fā)行1萬張。沒有宜昌市民卡的,直接憑個人身份證在文惠卡平臺注冊,可享受優(yōu)惠價,不限購票張數(shù)和使用期限。
目前,文惠卡僅用于觀看宜昌市歌舞團、市京劇團、五一劇場的演出,票價不超過60元,也可用于文惠卡運營主體交旅集團引進的劇目。自文惠卡首場演出以來,目前已上演音樂會、兒童劇、話劇、京劇,上座率均在80%以上。市文廣局介紹,正在積極努力,豐富文惠卡功能,豐富上線產品和服務。
相比于宜昌,武漢的文惠通日趨成熟。2017年2月,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名單,武漢、宜昌成為湖北省入選城市。
2017年10月17日,“武漢文惠通”正式上線運行。武漢市政協(xié)委員、市文化局產業(yè)發(fā)展處調研員盛從鋒介紹:截至目前,試點區(qū)武昌區(qū)參與文化消費共183.97萬人次,使用補貼資金405.6萬元,直接拉動消費1586.8萬元,激發(fā)了居民參與文化消費的熱情,實現(xiàn)了文化消費群體和文化消費企業(yè)的雙贏。
武漢文惠通的亮點在積分制。市民首先關注微信公眾號“武漢文惠通”,通過實名認證之后,可通過積分兌換的方式獲取商家優(yōu)惠券,優(yōu)惠部分由政府買單。比如:去新華書店購書,在享受書店自有折扣的同時,通過使用文惠通微信號上積分兌換的相應優(yōu)惠券,還有進一步優(yōu)惠。如何獲得積分?對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的公共文化服務進行評價和參與活動,即可取得。這樣,市民就會更積極地投入到文化共同創(chuàng)建。
運行不到3個月,“武漢文惠通”有效注冊用戶達3.8萬,使用電子優(yōu)惠券近12萬人次,合作企業(yè)達88家。在今年的武漢兩會上,這一文化消費新模式獲得委員們點贊,可望在全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