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別鳴 通訊員 張艷鴿
楚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創(chuàng)造了荊楚文化,孕育了最早的水稻種植技術、最古老的鐵器制品、最精湛的青銅工藝等。荊楚民風民俗是荊楚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和彰顯之一。1月20日,由省文化廳、省荊楚文化研究會舉辦的“荊楚文化與湖北民風民俗”研討會在武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80余位專家學者就荊楚文化對湖北民風民俗形成的影響和作用、荊楚民風的區(qū)域特征、荊楚民俗的本土特色等各抒己見,展開學術討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現場看到,從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考古成果談荊楚飲食習俗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荊州博物館館員蔣魯敬認為,盡管戰(zhàn)國秦漢時代距今已超過2000年,但荊楚地區(qū)這一時期的考古發(fā)現中有關飲食的資料比較豐富,不僅有出土實物,而且在出土的遣策簡牘中也有飲食資料的詳細記錄。這些考古成果,可以讓我們從一定程度上了解楚人先祖的飲食習俗。
荊門包山二號楚墓的墓主為“左尹邵”,屬于“大夫”一級的貴族。該墓出土的植物標本,經過鑒定已確認有:栗、棗、柿、梅、梨、菱(角)、蓮、荸薺、姜,出土的動物遺骸經鑒定確認有:鯽魚、家雞、家豬。出土的簡文內容,不僅記錄隨葬食物的名稱、數量,有的還對食物的制作方式等有較詳細的描述,如“蒸豕”和“炙豕”、“熬雞”和“炙雞”兩類,顯然是對食物原料如“豬”“雞”的不同制作方式,與“熬雞”制作方式相同的還有“熬魚”。記者了解,當時的“熬”“炙”方式,與今天我們烹飪中熬煮、燒烤方法差別不大。
蔣魯敬介紹,在荊州天星觀二號墓出土的動物骨骼,通過鑒定可以確認的有水牛、黃牛、家豬、雞,對8號銅鼎內出土魚骨鑒定,發(fā)現有烏鱧、鯉魚、鯽魚和紅鲌四個種類的魚骨。2014年,荊州夏家臺的棺蓋和頭箱發(fā)現了13條保存相對完好的干魚,在棺蓋還有部分稻谷。
在江陵鳳凰山墓地出土了一批珍貴簡牘,部分內容涉及有關食物,分別包括:稻米、白稻等各種稻米的名稱。出土的笿中有盛放雞蛋、梅核、李核、生姜和魚刺等。而在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因為墓主地位和身份較高,故其出土文物所記食物種類也相當豐富,僅肉類就有牛、羊、鹿、豕、狗、雞、魚、兔等。從所記魚的名稱有鯽魚、鯉魚之分,反映了對于魚的種類的認識。肉類的制作方式有炙、熬、蒸、煎等,各種“羹”類食物名稱更是多達十余種,既有單一的肉羹,又有不同肉類混合、或與蔬菜合成的羹。
與會專家們認為,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食物種類的豐富、食物制作方式的多樣,大致反映了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飲食結構逐漸得到改善。部分食物的制作方式具有延續(xù)性特點,反映了荊楚地區(qū)飲食習俗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