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圖為:漢川善書傳承人徐忠德表演中。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閆玲、趙舜蓉)6月9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在國家圖書館開幕,我省非遺保護中心、漢川善書搶救性記錄項目團隊及國家級傳承人徐忠德,受邀參與交流、分享。用優(yōu)秀民間曲藝作品講述中國故事,為公眾帶來一場非遺影像盛宴。
漢川善書項目是我省2015年度搶救性記錄工程項目之一,經國家非遺、文獻和影視專家嚴格細致評審,在全國230多個同批次項目中勝出,獲評全國唯一曲藝類優(yōu)秀項目。項目成果綜述片《善書先生》在活動現場展映,85歲的徐忠德還做了精彩的展示表演。6月23日至24日,該項目實踐片和教學片也將展映。
漢川善書是民間說書傳統(tǒng)與官方“圣諭”宣講相結合,發(fā)展形成的一種說唱藝術。傳承人徐忠德曾拜盧維琴為師,刻苦研習表演,他大膽創(chuàng)新,著力提升漢川善書的文學性。憑著一股鉆研勁兒,徐忠德青出于藍勝于藍,《白雞公》《賣子奉親》等一部部新創(chuàng)作品,成為風靡漢川、叫好又叫座的經典節(jié)目。
在省非遺保護中心全程指導下,湖北微觀視界攝制團隊十余次赴漢川開展搶救性記錄,通過視頻采集、錄音、拍照、文字記錄等方式全方位記錄徐忠德和他摯愛的善書。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團隊成員的認真、誠懇打動了老人,與老人成了忘年交,也因此采集到許多珍貴素材。在國家關于口述史采集、項目實踐、傳承教學、綜述片工作卷宗等板塊高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團隊還增加了針對項目活動的全程記錄和針對口述史的注釋、翻譯工作,進一步增強項目的完整度和學術性,獲得國家專家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