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心怡
木屐聲聲,小巷深深。提到顏料坊,首先想到的就是位于秦淮河畔的顏料巷子,但其實中國最早的專業(yè)顏料制造和銷售起源于蘇州,去年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jié)目《國家寶藏》的熱播,一位蘇州的“國寶守護人”為觀眾揭開了《千里江山圖》青綠之色千年不敗的奧秘。荊凡的長篇小說《顏料坊的故事》是中國首部以國畫顏料為書寫對象的現(xiàn)實題材成長小說,題材新穎,富有溫情,通過龍鳳胎姐弟姜思和姜年的孩童視角,為我們展現(xiàn)了顏料制作、補畫、刺繡、年畫等傳統(tǒng)手工藝,也勾勒出了顏料坊思年堂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載沉載浮。此間少年也慢慢長大,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敢于選擇,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命色彩。
荊凡的文字很美,就像蘇州河的水,安靜自然,像中國畫,端莊靜謐。沒有血腥,沒有暴力,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和美有關,為美而喜悅,為美而辛勞,為美而焦慮,連死亡都是美麗的。這座顏料坊,是荊凡美學情感的棲息之地,除了顏料坊,文中還有繡坊、獅子林、七星泉等古色古香的意象,品味她的文字,像是做一個童年的夢,撐著油紙傘,在竹橋上吱呀地走過,在布滿青苔的石板上跳方塊,那是美的散步。
文中塑造了許多手藝人——爺爺、父親、母親、云阿姨、韋老師等等,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tǒng)手藝的絢爛色彩,我們可以看到春風秋月、落英細雨的意境,他們不僅僅是手藝人,更是守藝人。姜思和姜年的童年生活也仿佛讓我們看到了過去的自己,天真爛漫,無拘無束,沒有功力的強壓的體制教育,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父母給了孩子最無私的愛,孩子們在最美好的年紀不斷地探索自己,探索美的世界,因此,這也是一部有關成長的小說。
中國畫與中國古典哲學和傳統(tǒng)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因此它有著獨特的美學意蘊,中國畫以“丹青”為名,因為顏料給了它精、氣、神,可惜的是隨著素描教學的開始,中國畫逐漸沒落,盡管化學顏料也能夠畫出五彩斑斕,但卻涂不上歷史的厚重感。顏料坊是美的存在、美的產(chǎn)物、美的化身。顏料制作工藝是門細活,出精品需要工匠的耐心,這種工匠精神也體現(xiàn)在《顏料坊的孩子》中,著名文學家曹文軒評論道:“在這個娛樂至上、以笑為先、日益輕薄、不斷滑向平面化的時代,也許端莊,才是更寶貴的品質(zhì)?!?br> 如今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很多古建筑面臨拆遷重建,顏料制作手藝的流失,七星泉的被填……它們的離去,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只是在我看來,要讀懂一個國家的文化,不僅要看其光鮮亮麗的名片,也要走進滄桑的一磚一瓦,一窗一門,因為它們的背后都有著鮮活的故事,凝聚著新陳代謝,傳承文脈的歷史價值?!额伭戏坏暮⒆印纷屛覀冊谧x懂故事的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明的沖突,這是現(xiàn)代人無法抹去的無奈和傷感。
“擦得干干靜靜的窗戶里吹進一股新鮮的風,混雜著顏料的氣息,像暈開的顏料透過薄薄的紙,擴散開起去?!碑斘覀兛吹剿氐艥嵉膰嬵伭系臅r候,殊不知制作顏料的過程才是一場充滿驚喜的體驗之旅。愿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通過《顏料坊的故事》看到這個過程,回味自己的童年,并且愿意參與進來,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一座顏料坊里感受中國工匠精神,于繽紛的色彩里領悟成長的真諦,這首歲月的挽歌啊,閃耀著人性永恒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