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鳳:當下教育管得太多乖孩子很難杰出
2015-03-29 20:23:06 來源:光明日報



周其鳳 湖南瀏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方面的研究。他提出的“甲殼型液晶高分子”的科學概念得到了相關領域學者的廣泛認同與贊賞。曾任吉林大學和北京大學校長。

剛剛參加完兩會回來的周其鳳院士,西服的一角還別著一枚魯迅先生設計的北大徽章。我開玩笑地問他,這是為開兩會才戴的嗎?他爽朗地笑著說:“我不到18歲就考到北大,是北大培養(yǎng)和教育了我,我對北大非常有感情,對北大?;找睬橛歇氱姟?rdquo;周其鳳院士愛笑,是那種明朗的大笑,從中透著純凈和真誠。

今年兩會期間,周其鳳院士《關于建議取消現(xiàn)行博士后管理制度》的發(fā)言,又一次被媒體熱議。周其鳳提出,博士后制度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不能適應科技創(chuàng)新的需要,到了該廢止的時候了。他建議取消博士后管理機構,由科研機構、大學、企業(yè)根據(jù)自身需要在國內(nèi)外招用具有博士學位的科研人才。他認為,這樣不僅能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揮企業(yè)作為技術創(chuàng)新主體的作用,還能促進博士生就業(yè),避免博士生找不到工作就做博士后的現(xiàn)象。

我問周其鳳院士最近在忙什么?他說:“退休以后,成了‘閑人’,正在學習寫毛筆字。”說起周其鳳練習毛筆字,今年春節(jié)前,周其鳳參加了北大培文為北大老教授組織的“8090詩書雅集”的活動,他為在場的90歲和80多歲的幾位教授都寫了幾個字。為93歲的楊辛教授書寫的是“德無量壽無量 日長明月長明”,為樂黛云教授寫的是“功深書味常流露 學盛謙光更吉祥”,為謝冕教授寫的是“蒼龍日暮還行雨 老樹春深更著花”。周其鳳還為在場的“8090”老教授們獻上“八零再八零,九零復九零;往歲成詩史,來年更太平”的詩句。周其鳳喜歡書法,把練習毛筆字當作一門功課。袁行霈老先生看到周其鳳的書法,對他大加鼓勵,說他進步很快。

在歷任北大校長中,周其鳳算是被媒體議論較多的一位。對于那些議論,周其鳳都坦然面對,他常用劉伯溫的“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來自勉。在最近幾次與周其鳳校長的接觸中,他常常提到這樣一種理念:對于年輕人,要尊重他們的成長規(guī)律,不要怕他們犯錯誤,要鼓勵他們,允許他們犯錯,允許他們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是進步的階梯。

開始聽周其鳳這樣講,并沒有感到有多大的新意,經(jīng)他的闡釋之后,對于“錯誤”二字,便有了哲學的意味。周其鳳說,比如一塊“白布”,其纖維的“白”色及纖維的經(jīng)緯布局有其秩序,因為是完全“正確”地按照其秩序而織成的,中間沒有任何“錯誤”,這塊布將永遠是塊雖說完整卻也過于單調的白布,“正確”而未見得多美。如物種的進化,也是在犯“錯誤”中得到的,如果沒有“錯誤”,物種就會一成不變。

問到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周其鳳的回答是:“錯在不許錯也。”當下的教育,管得太多,大人們生怕孩子犯錯誤,好心好意地定了許多規(guī)矩,許多措施,不許學生犯“錯”,學生也不敢“錯”。想都不敢想,哪里還敢犯。畢業(yè)了個個都是乖孩子。要知道,“乖”孩子是很難“杰出”的。

不過,對于錯誤,周其鳳也主張“有度”。他說:“過錯過錯,過則錯矣”,過分總是不好的。他主張寬容而非縱容學生的錯誤,對于犯了錯的學生,應當及時批評,盡早幫助他們改正錯誤,而不能一棍子將其打死。我非常佩服周其鳳院士這一理念。(作者為評論家、編審)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