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鑒,促進民心相通
——國際媒體人士寄語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三)
2017年9月19日,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將在甘肅敦煌隆重舉行!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精英、權威專家群賢畢至,聚焦全球聯(lián)動、政企角色、中國智造、大健康產(chǎn)業(yè)、數(shù)字經(jīng)濟、文旅產(chǎn)業(yè)等熱點議題,共話絲路,共襄盛舉。會前,來自多個國家的36位嘉賓為我們發(fā)來了會議寄語,我們將分四期為您呈現(xiàn),請看第三期:
埃及《第七日報》記者哈尼·穆罕默德:
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人民的共同財富,復興絲綢之路,發(fā)展絲綢之路的精神,其意義非同尋常?!耙粠б宦贰泵襟w合作論壇的舉辦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一步——媒體在傳播信息,增進互信和共識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會議為各國媒體交流和實際合作提供了平臺,有助于實現(xiàn)“一帶一路”互利共贏的目標,而這一目標,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夢想。
阿根廷美洲通訊社社長羅道夫?保薩
千年之前的絲綢之路連接了東西方貿(mào)易,現(xiàn)今,又成為習近平主席領導的中國政府“一帶一路”計劃的啟動性源泉。習主席這一方案實際上是將中國融入于世界經(jīng)濟和關鍵市場的強大工具。
巴西《商業(yè)導報》發(fā)行人馬科斯?德奧利維拉
“一帶一路”為共同發(fā)展提出了具體的行動綱領。即使不是與“一帶一路”直接相關的國家,比如說巴西,也必將從這樣推動經(jīng)濟全球化的、大型議程中獲益,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領域?qū)⒌玫綐O大的完善。盡管兩國相距甚遠,但巴西收到的中國投資將大幅增長,成果將最終回饋于民。
印度孟買觀察家研究基金會主席蘇廷德拉?古爾格勒尼
中國“一帶一路”的合作與參與全球化方式和新愿景具體而實際。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互聯(lián)互通項目,它不僅設想地理和經(jīng)濟上的聯(lián)通,而且還試圖恢復古老文明和文化的聯(lián)系。我有幸參加了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聽取了習近平主席令人鼓舞人心的話。我相信,印度應該作為平等伙伴,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印度和中國應該在南亞經(jīng)濟發(fā)展中同舟共濟,讓“一帶一路”惠及南亞各國人民。
加拿大《權利報》社長兼發(fā)行人皮埃爾-保羅?諾羅
“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也使我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行相見,共同探討合作及更好地應對媒體今后面對的復雜挑戰(zhàn)。了解來自其他地區(qū)同行的情況及其成功的經(jīng)驗可以使我們得到改進自己及繼續(xù)前進的新工具。這種討論有助于深化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背景人們的相互了解。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時報》發(fā)展部經(jīng)理伊戈爾·內(nèi)維林
參加過往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的哈薩克斯坦同行,不止一次向我談起活動盛況。所以,今年當人民日報社邀請哈薩克斯坦《時代報》派員參加時,我和我的同事們都非常激動。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參加這個盛會。我相信親自參加論壇要比聽別人描述更有收獲。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
蘇丹《蘇丹人報》總編輯阿卜杜勒哈米德?歐德?克里姆
我十分期待踏上這片“龍的土地”,這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共存的偉大國度。參加“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將使我能夠更加了解“一帶一路”這個偉大的愿景,向蘇丹人民進一步介紹這一偉大構想?!耙粠б宦贰敝荚趶团d古絲綢之路,建立一個聯(lián)通世界的商貿(mào)大通道,促進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無疑,“一帶一路”將助力世界去創(chuàng)造迎接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蘇丹和整個非洲大陸都將受益匪淺。
緬甸《北極光日報》總編輯丁溫
隨著“一帶一路”提出,中國向外界展示出不斷開放包容的胸襟,以及維護世界和平和莊嚴承諾,更展示出推動實現(xiàn)全球和平、合作與共贏的決心。緬甸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沿線國家之一,緬中兩國領導人同意積極支持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同時緬甸政界、學界和新聞界人士也都廣泛關注緬甸與“一帶一路”對接的重要價值,并積極與政府和議會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議題展開廣泛討論。
烏克蘭《新聞報》政治新聞部主編塔拉斯·科祖布
在過去短短幾年間,“一帶一路”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贊同和參與,它帶來的不僅是共同的生產(chǎn),還有共同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本的流動。在這個地球村里,語言、距離和心理特點都不再是交流的障礙。我們將向我們的讀者提供豐富的接地氣的新聞產(chǎn)品,我們同時也相信,我們的烏克蘭受眾的信息需求,與論壇的精神和目標是相近的。我們衷心祝愿此次論壇能夠匯集各方的智慧,產(chǎn)生更多的技術、文化和思想成果,并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得到充分應用。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出品,記者:韓曉明、張衛(wèi)中、顏歡、吳云、苑基榮、周翰博、李逸達、張志文、曲頌,編輯:牛瑞飛、李瀟、屈佩、孟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