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評論君翻開朋友圈,被“佛系”的90后嚇了一跳。網(wǎng)友總結出佛系粉絲、佛系員工、佛系甲方甚至佛性前任,考試、戀愛、健身、網(wǎng)購等行為也找到了“佛系”的方式
什么是“佛系”?舉個兩個簡單例子,大家感受一下。比如,“佛系員工”,被描繪成“交代下來的任務從不推辭,但是也絕對不會給自己攬工作;工作質量永遠保證合格,但從來不會有驚喜”。再比如,“佛系戀愛”,是“不溫不火,不會奪命追魂call,主要相處方式就是一周一兩次見面”。
怎么看這樣的“佛系”?這當然跟大乘佛教所言“眾生皆有佛性”不同,更多是網(wǎng)友的“夫子自道”而已。像很多事情一樣,我們還是可以分兩面來看“佛系”的狀態(tài)。還原到生活場景,一方面,這可以是不爭不搶、不鉆營不吹捧的隨性、豁達;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面對競爭、面對壓力時候的怠惰、消極。好與不好,存乎一心。
應該說,年輕人天性是熱烈的、向上的,對生活充滿熱忱、對世界充滿好奇。不過, “佛系”一詞能讓很多人覺得深有同感,也讓人感受到一些共同的狀態(tài)。業(yè)績只能“更快更好”,成績總要“再創(chuàng)新高”,房價高、物價貴、好工作也難找,經(jīng)常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往往要委曲求全,神經(jīng)總是緊繃、壓力總是“山大”……有拼搏、有奮斗,有成功的熱望、有向前的激情,不過,也難免會有緩下來、松下來的念頭——畢竟弦不能繃得太緊,容易斷。所以,即便不是生活的常態(tài),“佛系”一說,也承載了一種對于生活中快與慢、進與退的思考,乃至追求。
本質上,這樣的“佛系”人生,跟“我們是誰”的咆哮體,跟“葛優(yōu)躺”“感覺身體被掏空”的吐槽,跟“第一批90后脫發(fā)了”,也都有些相似。不過,“佛系”之說,在無奈之外,更多了一些“不焦躁、不執(zhí)著、不強求”的態(tài)度,也未嘗沒有“不愿給人添麻煩”的心情。這難免讓人聯(lián)想到日本的“低欲望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吃飽穿暖不是問題;“隨緣”的人生,沒有大的野心和抱負;城市生活便捷,連跟人的交往都能降到最低……人們從中,也會看到“世代轉換”之后人生觀、價值觀的悄然轉型。
在“佛系”之前,還有個年輕人喜歡用的詞——“喪”?!皢省币呀?jīng)是消極了,更消極的是,連“喪”都懶得“喪”?;蛟S,不管想要怎樣、能夠怎樣,年輕人終究還是要“嗨起來”。畢竟,消極不是放縱,沉穩(wěn)不是慵懶,有所節(jié)制不是無欲無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非無喜無悲。不“盡人事”,怎能徒“聽天命”?Deadline迫在眉睫,佛系員工可以視若罔聞嗎?希望不作、不矯情,佛系男子可以坐等愛情從天而降嗎?
“佛系”與90后相遇的背后,潛藏著保溫杯泡枸杞的中年隱憂。曾經(jīng)拒斥“90后”這一標簽的90后,或是困惑于現(xiàn)實,或是迷茫于選擇,于是給自己貼上了“佛系”的標簽。積極也好消極也罷,“佛系”跟不久前流行的“油膩”一樣,也不過是個標簽,并不足以指代豐富多彩到無所不有的人生。我們還能看到理工男、萌大叔、女漢子、社交宅、鏟屎官,青年既懼怕被歸類,又希望得到認同;既要彰顯個性,又要互相取暖,說到底,這或許只是年輕人在探索自己的人生定位、社會定位,在追尋人格層面、精神層面的成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我們可能也只是看到了標簽,而沒有看到“佛系”心中那不屈不撓的“斗戰(zhàn)勝佛”吧。所以,不妨也“佛系”一下:不必太當真,也不能不當真。
這正是:事事隨緣有“佛性”,不可遇事心如冰。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石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