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周其鳳正式接任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UPAC)主席一職。這是自1919 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在法國成立近百年來,中國化學家首次在該組織擔任主席一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要“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如何鼓勵更多的學者在國際學術組織擔任職務,從而提升中國在國際學術組織的影響力?記者為此專訪了周其鳳院士。
記者:首先恭喜您當選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主席,很多人對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還不熟悉,請您簡單介紹下概況及當選過程。
周其鳳: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于1919 年在法國巴黎成立,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的化學與應用化學組織。其基本任務是創(chuàng)建全球通用的化學語言和工具,涉及化學元素發(fā)現(xiàn)、物質量的定義、化學物、化學反應等的命名、測定方法、數(shù)據(jù)等的確認與推薦等。推進國際化學教育也是它的一項重要任務。其宗旨是促進化學為人類福祉服務。我在2008 年被中國化學會推薦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擔任理事,后又被推選為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2015 年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第四十八屆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理事會會議上,競選成為副主席。根據(jù)聯(lián)合會章程,副主席任期為兩年,兩年后自動升任主席,任期兩年。
記者:據(jù)了解,您此次當選,是歷史上全球首位華人擔任該職務。同時我們也了解到,截至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擔任了國際學術組織的重要職位。一方面,這是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提升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出國際學術界對中國科研實力的認可。
周其鳳:的確,近些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組織擔任重要職務。比如,在國際純粹與應用生物物理聯(lián)合會、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國際工業(yè)與應用數(shù)學聯(lián)合會、國際科學理事會、國際地質科學聯(lián)合會、亞洲生物技術聯(lián)合會等學術組織內都有中國學者的身影,有的還擔任重要職務。這對于國家來說有著重大意義:首先,在國家層面,我們有了更多渠道發(fā)出中國聲音,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這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的很好的平臺;對于成為國際學術組織的企業(yè)來講,可以在國際平臺上同國外同行相互溝通,把企業(yè)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同全球的專家學者探討,這也是中國企業(yè)在國際舞臺上與同行加深理解、消除隔閡,同時尋求最優(yōu)技術解決方案,樹立良好形象的好機會;此外,對于學者而言,國際學術組織是很好的學術交流平臺,對于個人的學術進步和其所在科研機構的發(fā)展都會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記者:鼓勵更多學者參與國際學術組織的活動,對于正在推進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有怎樣的幫助?
周其鳳:我們在談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維度是,超越本國視野,同全球相比較,要看到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科發(fā)展對于國際科學前沿有怎樣的貢獻。也就是說,是否成為一流,不僅要用論文的數(shù)量、引用率來衡量,也要用成果對于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科學難題的貢獻率來衡量。如果我們的學者能活躍于國際學術組織,這對于提升學者的國際視野,把握前沿科學問題都是很有益處的。如今,我們高校學者的研究成果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都有了很大進步,但在國際學術組織中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亟待加強。
記者:您已參與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的工作近10 年,您覺得我們在國際學術組織發(fā)揮作用方面,還有哪些需要提升與完善之處?
周其鳳: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國際地位實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在國際舞臺上發(fā)出中國聲音。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各國之間的聯(lián)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只有依靠全球力量,借鑒他人長處,我們才能取得更快地發(fā)展,為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對于科學界來說尤其如此,我們的學者要更多參與到國際組織的工作中去,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作出中國貢獻。但目前,在國際學術組織中擔當重要職務的大多仍為歐美學者,中國學者發(fā)揮的作用還是太小,這與我們的綜合國力是不符的。舉例來看,我們國家化工產業(yè)的體量在國際上是第一位的,中國化學會每年給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所交的會費也是最多的,但目前學會多個學部和常設委員會中尚無中國人做到部長、副部長或秘書長。
當然,鼓勵更多學者和企業(yè)家主動投身于國際學術組織的工作,還面臨諸多困難:一方面是部分學者對國際學術組織了解不多,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另一方面,我們的思維方式與工作習慣還需要與國際組織通行的工作方式與機制進一步對接。從體制機制的角度而言,目前,在人、財、物和激勵機制方面都還沒有做相關配套。比如,當前高校對教師的考核仍主要以論文和學術成果為主,對于在國際學術組織供職的學者尚無配套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期待在未來,相關部門和高校能夠給予更多支持,鼓勵更多學者走向國際學術組織,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國際學術組織的影響力。(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 趙婀娜靳高燦 宋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