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將自己在學校的研究項目切實轉化為助力鄉(xiāng)村發(fā)展的科技項目,為鄉(xiāng)村發(fā)展貢獻智慧?如何多角度了解、認識國家近年來的發(fā)展進程?如何在實踐中更好地理解并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如何將國家的資助政策在家鄉(xiāng)深入宣講,幫助更多的貧寒學子樹立信心,點燃希望?
圖片來自網絡
更重要的是,為避免以往大學生社會實踐過程中常出現(xiàn)的“走過場”“湊學分”等現(xiàn)象,各高校提早籌劃,精心設計,提升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從“要我去”轉變?yōu)椤拔乙ァ?,讓社會實踐進一步實起來。
重溫初心:
在追尋中成長
“虱子是什么?”“糠是什么?”“當年上山下鄉(xiāng)的知青們度過了怎樣的青春歲月,如今,革命老區(qū)發(fā)展建設情況如何?”
當梁家河支隊帶隊輔導員、清華大學工物系的孫啟明被問到這些問題,他知道,這次實踐來對了。讀完《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孫啟明和身邊的很多同學都產生了去一趟陜北梁家河的想法。
在漫天風雪的梁家河村,實踐隊的同學們參觀了知青舊居、沼氣池、代銷店、縫紉社、知青井等舊址,并在延安學習書院開展了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為主題的臨時黨課活動。師生們結合社會實踐,對照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分享了學習體會。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結合此次實踐為師生們講授黨課:“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萌發(fā)、形成、實踐的地方。學校組織師生分赴這些地方開展社會實踐,是讓師生通過親身體會,感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發(fā)展過程,進而更加堅定‘四個自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2018年寒假,清華大學組織開展了“重走總書記初心之路”專題社會實踐,10個支隊、100余名師生在寒假期間赴陜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村、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福建省寧德市、浙江省嘉興市等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和調研的重點地區(qū),調研國情民情,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萌發(fā)、形成、實踐的地方追尋總書記初心,學習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在祖國大地的生動實踐。
開展類似活動的還有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武漢大學等高校。
1月22日至1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第七屆“紅船領航”計劃黨員先鋒營優(yōu)秀學員、輔導員代表共23人,組成十九大精神研習小組,前往上海市、浙江省嘉興市開展學習調研。在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學員們詳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偉業(yè)和革命事業(yè)發(fā)展歷程,感悟先烈們博大的家國情懷、堅韌的革命精神。
浙江大學的學生們來到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嘉興南湖開展紅色尋根活動。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同學們回顧建黨歷程、重溫入黨誓詞、體悟創(chuàng)業(yè)艱辛。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黨總支也在這個寒假為同學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紅色主題探訪”活動,以“探尋一座紀念館、傾聽一位優(yōu)秀黨員、講述一處新變化”三種形式進行,鼓勵學子們走進歷史、聆聽故事、感受變化,堅定理想信念。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攜南開大學紅色記憶宣講團前往西柏坡革命舊址開展實踐,先后前往西柏坡紀念館、西柏坡廉政教育館等地參觀學習。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學校的使命是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大家要通過本次實踐活動認真思考、尋找、明確自己的初心,并認識到個人的小初心連著黨的大初心、黨的大初心指引著我們每個人的小初心?!痹邳h課中,陳旭這樣啟發(fā)參與實踐的同學們。
體驗國情:
在歷練中成才
扎根大地看需求。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是擺在青年一代面前的時代課題。為此,多所高校組織學生圍繞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脫貧攻堅、“美麗中國”等領域的重要問題開展調研,深入基層一線廣泛了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關注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難題。
今年寒假,上海交通大學國情研習社成員奔赴祖國大西南樞紐城市成都,開展“成都東客站在‘東進’工程中的地位及作用”以及“如何發(fā)揮青年人才在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的作用”兩項調研。中國農業(yè)大學共選拔13支小隊,分別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田東縣、云南省臨滄市鎮(zhèn)康縣等地開展實踐活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夢享航線”實踐隊走進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畢節(jié)市大方縣,調研這些地區(qū)的中小學,了解教學情況、基礎設施、師資力量、生源及升輟學等情況。與當?shù)叵嚓P部門共同探討教育促進經濟、教育助力扶貧攻堅等問題,為提升當?shù)亟逃?、幫助孩子走出大山貢獻力量。
將專業(yè)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改變以往“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分離的狀況,完善人才培養(yǎng)體系,踐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近年來,許多高校在著力創(chuàng)新。
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實踐隊的實踐地涵蓋了27個省、市、自治區(qū)。其中,哲學學院、心理學部的同學前往重慶、山東等地了解家鄉(xiāng)社會治理的現(xiàn)狀,剖析治理過程面臨的主要難題;古籍與傳統(tǒng)文化研究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的研究生前往河北、云南等地調研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的傳承和地方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法學院的研究生前往甘肅、貴州等地就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情況開展調研……
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認真思考問題,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師生在赴福建省調研過程中,深入了解綠色建筑與節(jié)能產業(yè)、文物保護與建筑改造的開展情況,同時結合專業(yè)背景,就文物展示過程中的原真性問題、土壤普查修復的應用前景、綠色生態(tài)建筑的技術手段等問題提出建議。
南京大學“徐州馬莊村農村新生活”社會實踐調研團隊以改革開放40年為背景,以農村振興為問題導向進行深入調研。同學們反映,“去基層實踐調研,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更是將所學與所用有機結合的過程”。
“以往單一的以‘了解和接觸社會’為目的的社會實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社會實踐的需要,必須要將社會實踐與專業(yè)所學相結合,打造社會實踐365天全覆蓋的實踐格局。”采訪中,不少高校負責老師談道。
助力家鄉(xiāng):
在反哺中成熟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展社會實踐過程中,不少高校主動對接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引導大學生用專業(yè)所學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助力。以復旦大學為例,自2016年開始,學校舉辦“助力成長計劃·改變家鄉(xiāng)”創(chuàng)意大賽,在引導學生服務家鄉(xiāng)、改變家鄉(xiāng),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項目推進過程中,同學們加深了對基層民生的了解,也體會到了家鄉(xiāng)的飛速發(fā)展及對新技術的渴望,這使我充分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參加“信息科普”項目的郭明珠同學這樣說。
“學長來了!”大學生回到家鄉(xiāng),送去的不僅有知識,還有對國家資助政策的深入闡釋。
包括武漢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在內的多所高校組織優(yōu)秀學子在寒假中返鄉(xiāng),宣講國家資助政策,為更多貧困學子帶來希望。
北京科技大學寒假期間組織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回到高中母校開展招生宣講活動,向高中母校學子講述求學經歷,傳授調整心態(tài)、填報志愿等方面的經驗,用青年人講述青春故事的方式傳遞青春能量。
“‘學生資助宣傳大使’是光榮更是責任。回到中學母校,我結合自身受助經歷,向學弟學妹宣傳國家資助相關政策、介紹申辦流程,幫助學弟學妹解決后顧之憂?!标兾鲙煼洞髮W學生拓會會說。
前往寧夏、甘肅、青海等地家訪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輔導員王天結合西北地區(qū)學生特點,與學生家長一同為學生“定制”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他說:“零下十幾度的寒冬,蜿蜒崎嶇的山路,祁連山3600米的高原反應,都被樸實的青海人民用溫情化解。大山的孩子走出來不容易,他們需要加倍努力,也需要更多的信心,更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懷?!?/p>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如今,在許多高校,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在畢業(yè)后選擇到曾經進行社會實踐的地方工作,“因為實踐所以了解,因為了解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致力于為其貢獻力量、奮斗一生?!蓖瑢W們說?!度嗣袢請蟆罚?018年03月01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