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丨阿勒薩尼收藏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2018-04-18 10:21:00 來源:人民網(wǎng)

1512547847652055325.png

4月17日至6月18日,“銘心擷珍——卡塔爾阿勒薩尼收藏展”亮相故宮博物院午門和西雁翅樓展廳。展覽共設兩大部分:“瑰麗梵星:印度高級珠寶展”(Gems and Jewels from India)和“皇室臻選:藝術珍品展”(Masterpieces from a Royal Collection),呈現(xiàn)來自阿勒薩尼收藏(The Al Thani Collection)的500余件深具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藏品。有觀眾戲稱,這是不適合帶媳婦來看的展覽。

“瑰麗梵星:印度高級珠寶展”帶來了一系列印度珠寶藝術的巔峰之作,總計270余件(組),呈現(xiàn)了從莫臥兒王朝直至現(xiàn)代的印度珠寶藝術。

“皇室臻選:藝術珍品展”展出280余件來自世界各古代文明的文物和現(xiàn)代藝術佳品,前后跨越5000年歷史。其中多件藝術珍品是在世界范圍內(nèi)首次向公眾展出。

阿勒薩尼收藏(The Al Thani Collection)因收藏眾多頂級印度珠寶以及設計靈感源于印度的珠寶而廣為人知,隸屬于阿勒薩尼收藏基金會。該收藏亦囊括了數(shù)百件博物館級別藝術珍品,尤其注重收集古代近東地區(qū)、古埃及和古希臘的珍貴文物,還包括非洲部落和美洲藝術、伊斯蘭手稿和裝飾藝術、歐洲宮廷藝術和皇家珠寶等門類。

2014年印度珠寶系列藏品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次展出。隨后,該基金會藏品先后在英國倫敦國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法國巴黎大皇宮、日本美秀美術館和意大利威尼斯總督府等博物館展出。

此次該收藏展品到中國展出,故宮博物院也精心挑選5件藏品,融入兩個展示單元,與之相呼應。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進院后可免費參觀。

小貼士·部分精美展品

1.羽飾

3_副本.jpg

(巴黎麥蘭瑞;公元1905年;黃金,鉑金,鉆石,琺瑯;高15.5厘米,寬6厘米。)

自1867年以來,麥蘭瑞(Mellerio ditsMeller)珠寶一直都使用孔雀圖案。這種圖案為藍色與綠色的結(jié)合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當時的歐洲珠寶中不同尋常。

2.納瓦納加爾紅寶石項鏈

5.jpg

(卡地亞;公元1937年;鉑金,紅寶石,鉆石;高19.5厘米,寬20.5厘米。)

這條項鏈由納瓦納加爾王公迪維加辛吉于1937年委托卡地亞設計,選用了由納瓦納加爾前一任王公拉吉特辛吉(知名的寶石鑒賞家)所收集的一組特殊的經(jīng)橢圓形切割和長角階梯形切割的緬甸紅寶石。印度獨立后,項鏈被送回到卡地亞進行轉(zhuǎn)售。為印度王公而設計的原始樣式經(jīng)過了修改,更契合女性的體形。

3.阿爾喬特 II

1.jpg

(印度;約公元1760年,于1959年和2011年進行改良;鉆石,等級D,內(nèi)部無瑕;高2.6厘米,寬1.6厘米,厚0.6厘米,重17.21克拉)

這顆鉆石是阿爾喬特地方行政長官穆罕默德·阿里·瓦拉加(1749~1795年執(zhí)政)獻給英王喬治三世的妻子夏洛特王后的兩顆鉆石之一。

4.虎眼頭巾配飾

2.jpg

(卡地亞;倫敦;公元1937年;鉑金,鉆石;高12.7厘米,寬6厘米;虎眼鉆石直徑2.6厘米,厚1.7厘米,61.5克拉)

這件富麗堂皇的頭巾配飾是1937年為納瓦納加爾王公迪維加辛吉設計的。配飾選用了一顆特殊的61.5克拉的金色鉆石。該頭巾配飾有多種裝飾用途,其上端可移除,變成一枚胸針。

5.約克公爵枝狀大燭臺中心裝飾品

4.jpg

(倫敦;公元1824-1825年 ;銀鍍金 ;高89厘米,寬60厘米,厚60厘米)

這一枝狀大燭臺代表了當時英格蘭盛行的鍍金裝飾品位。這種品位得到了攝政王,即后來的喬治四世國王的支持。攝政王對此類物品揮霍無度,他的弟弟、這座枝狀大燭臺的第一位所有者約克公爵弗雷德里克王子,對其更為迷戀。

當約克公爵1827年去世后,他欠下的債款達20萬至50萬英鎊,令他的遺囑執(zhí)行人不得不售賣他的全部藏品,其中,這支以赫拉克勒斯十二苦役之一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燭臺中心裝飾品是拍品目錄首頁的亮點之一。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N度生活工作室 陳 瀟)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