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9月6日訊(通訊員 周珊)頭痛欲裂兩年,以致睜眼都困難,醫(yī)生腦內辨“真兇”, 及時鏟除了隱藏在腦供血動脈入口處一個壁薄如翼的動脈瘤,助花甲老人成功脫險。
家住武穴的66歲老人劉奶奶身體硬朗,退休后一直從事家政服務工作。兩年前突發(fā)間歇性頭痛,以為勞累所致,便辭職回家休養(yǎng)。原以為賦閑后頭痛不適會緩解,哪知竟愈加頻繁、劇烈,直至今年4月,她到當?shù)蒯t(yī)院檢查出大腦鐮旁長有一枚腦膜瘤,因瘤體很小,醫(yī)生建議隨訪觀察。但隨后的三個多月來,劉奶奶的頭痛來得更加兇猛,有時甚至痛得睜不開右眼,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難耐之下,8月底經人介紹,她驅車來到武漢腦科醫(yī)院·長江航運總醫(yī)院神經外科尋求診治。
經細致檢查,該院腦科主任蔣泳發(fā)現(xiàn),導致老人長期頭痛的“真兇”并非那顆腦膜瘤,而是長在右側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起始段上的一枚近9毫米的動脈瘤。造影下顯示,這枚動脈瘤不僅長在右腦供血的重要血管入口處,而且瘤壁已被撐得薄如蟬翼,在血流的沖擊下,瘤體上端還摞起了一個瀕臨破裂的凸起,猶如一枚“薄壁炸彈”隨時可能破裂。蔣泳懷疑,因長期受動脈血流的壓力,該動脈瘤正不斷增大,可能已出現(xiàn)了慢性滲血,并影響與其緊密粘連的右視神經和動眼神經,所以劉奶奶才會頭痛加劇,甚至引起右眼瞼下垂、眼痛、睜眼困難等并發(fā)癥。
為避免瘤體突然破裂引發(fā)腦出血危及生命,在盡可能保留支持老人后腦供血的后交通動脈完整的基礎上,蔣泳帶領其團隊充分討論,制定了更為周密穩(wěn)妥的右側后交通動脈瘤開顱塑形夾閉手術方案。
在全麻下,從右發(fā)際內小切口進入,100%保護神經血管,既要夾閉動脈瘤,又要保護重要的后交通動脈,經近2小時精細操作,用三枚夾子成功塑形夾閉了這枚隨時可能“爆炸”的動脈瘤。術后蘇醒的劉奶奶頭痛感消除,次日已能下床行走。
大腦后交通動脈動脈瘤在顱內所有動脈瘤中雖僅占0.7—2.3%,但像劉奶奶這樣已出現(xiàn)形狀不規(guī)則或體積偏大的動脈瘤,則極易破裂出血,引發(fā)生命危險,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視,蔣泳提醒,如果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持續(xù)加重或久治不愈的頭痛,有可能是血管的慢性少量滲血,最好盡快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頭部CT及腦血管檢查,以及時排除動脈瘤隱患,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