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網(wǎng)(記者向曉昕)11月13日,“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于國家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分為偉大的變革、壯美篇章、關鍵抉擇、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六大展區(qū),以圖片、視頻、文字、沙盤模型等多種形式,全方位、深層次地展現(xiàn)了40年來中國社會的大變革,人民生活的大變遷。
展覽以時間為軸,回顧了4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歷程。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印有18顆紅手印的“生死狀”刻下改革的標志;南海邊的小漁村迎來“春天的故事”揭開時代更新序幕;上海浦東的飛速發(fā)展奠基改革開放的新地標……一幕幕歷史的回憶重現(xiàn),整個展覽仿佛是一部濃縮的時光簡史。
下面,中國軍網(wǎng)記者帶你去展覽中重溫40年間可能被你遺忘的偉大瞬間。
改革開放,一條需要披荊斬棘的漫漫長路……
1978年冬,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在包產到戶的“生死狀”上按下了鮮紅的手印,率先實行農業(yè)“大包干”,從此拉開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1979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
40年未必滄海桑田。但在浦東,40年足以煥然一新,阡陌農田亦可變身鱗次櫛比的高樓。
步履不停,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你是否還記得那句來自遙遠浩渺太空的“我已出艙,感覺良好!”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帶著一面由十字繡制作成的五星紅旗在太空漫步招手,留下中國人在太空的第一個腳印,開啟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又一新篇章。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深海有“蛟龍”。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器。2010年5月至7月,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
2016年9月25日,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于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的坐落于貴州省黔南市喀斯特洼坑中的“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落成啟用。它是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截至2018年9月12日,“中國天眼”已發(fā)現(xiàn)59顆優(yōu)質的脈沖星候選體,其中有44顆已被確認為新發(fā)現(xiàn)的脈沖星。
計天下利,合作譜寫深層次共贏之路……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歐班列(重慶—約翰內斯堡,渝新歐國際鐵路)成功開行。截至2018年9月,中歐班列開行數(shù)量超過10000列,到達歐洲15個國家44個城市。
2014年5月1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肯尼亞總統(tǒng)肯雅塔以及來自東非其他五國的總統(tǒng)或外長,共同見證了蒙巴薩-內羅畢鐵路相關合作協(xié)議的簽署。蒙內鐵路是肯尼亞獨立以來的最大工程,是肯尼亞百年來建設的首條最長新鐵路。當?shù)貢r間2017年5月31日11時10分,由中國企業(yè)承建的肯尼亞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蒙內鐵路)正式建成通車。
2015年5月19日22時30分,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奠基儀式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該項目是國家電網(wǎng)公司在海外中標的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標志著特高壓技術“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