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一張小桌板、拖幾只小木凳,朝陽下,夕陽里,街坊們圍坐咵天,家長里短……在老漢口的老里分中經??吹降囊荒?,也出現在江漢人家小區(qū)的架空層中。
江漢人家小區(qū)居民在“街坊客廳”休息。長江日報記者 許魏巍 攝
江漢人家小區(qū)隸屬江漢區(qū)漢興街道江漢里社區(qū),是江漢區(qū)最大的安居還建工程,2000多戶居民中近九成來自漢口老里分。
從昔日老里分搬進新小區(qū),街坊們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依舊難舍往日情誼。
他們因地制宜,自發(fā)改造了5個樓棟的架空層,取名“街坊驛站”,相聚、互助。
以街坊驛站為起點,社區(qū)黨委將黨建陣地前移至樓棟,引導更多老街坊參與基層治理,并橫向聯合共建單位、下沉黨員,引進多方資源,提升環(huán)境、文化、功能,將架空層變成居民服務區(qū)。
架空層變成驛站
街坊找回老里分情誼
江漢人家小區(qū)居民給架空層公共區(qū)間的綠植澆水。長江日報記者 許魏巍 攝
2月19日上午,江漢人家小區(qū)13號樓,68歲的彭俊跟往常一樣,拎著暖水瓶,端一杯茶,坐電梯下樓,拐進一樓架空層,去會老友。
通往架空層的小路上,十幾盆花卉、盆景“夾道相迎”,伴隨著一座精致的小假山,別有意趣。
架空層內,擺放了一張長條沙發(fā)、幾只不同款的椅子,茶幾、柜子均為多年前流行的款式和顏色,角落里有電風扇、暖風機、燒水壺,半舊空間透著溫馨。
彭俊指著這里的各種物件說:“這些都是街坊自己拿來的,你一點、我一滴,慢慢有了老里分的樣子。”
作為土生土長的“老漢口”,對于推門見街坊、坐下就咵天的日子,彭俊格外懷念,“每天都很熱鬧”。
剛搬到新小區(qū)時,彭俊和老街坊都有些不適應:新小區(qū)里的公共座椅不過10多個,分散在10多個樓棟下面,還無法移動。
最后,他們選擇了樓棟架空層。這里遮陽擋雨、位置寬敞,成為老街坊咵天的新“陣地”。
有的樓棟街坊覺得干咵不來勁,搬來自家運動器材。
小區(qū)9號樓架空層里,擺放了3張乒乓球桌,每天都人氣爆棚。
71歲的吳偉生是最早來此打球的街坊,第一張球桌就是他拿出來共享的。
吳偉生原住永康里,搬到江漢人家小區(qū)后熟人不多,天天窩在家里看電視?!芭鲋牢蚁矚g打球,送來球桌,讓我以球會友?!?/p>
社區(qū)、物業(yè)“錦上添花”,又加了兩張球桌,原本空蕩蕩的架空層變成了“運動場”。
沒多久,吳偉生的球友增加到近50名。大家集資為架空層添置照明燈、蚊香等,在墻上貼好“球友微公約”,約定了活動時間、場地衛(wèi)生、球場秩序,井井有條。
其他運動迷看著眼饞,有的搬來籃球架,有的架起羽毛球網,各自拉起了運動隊。
江漢里社區(qū)引導大家清理雜物,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并在征求意見后,拼合原居住地的老里分名稱,做成一面文化墻。
街坊們給小區(qū)5個架空層取了新名稱——街坊驛站。
街坊愛上驛站
咵天咵出“議事廳”
江漢人家小區(qū)居民在架空層看書。長江日報記者 許魏巍 攝
大到國際局勢,小到身邊家長里短,都是老街坊們聚在“驛站”里的話題。江漢里社區(qū)工作人員發(fā)現,這里藏著基層治理的新思路。
社區(qū)書記任蓮芳總喜歡去街坊驛站轉轉?!按蠹颐看味紩崆榉窒碜钚滦畔ⅲ热缯l家孩子找了個好工作、誰家正在為搬家搞裝修。這里就像一個‘信息站’?!?/p>
去年11月,幾名居民在架空層里咵天,談起幾天沒見到13號樓的豐奶奶了。更有人說,豐奶奶家的門把手上掛著外賣塑料袋,幾天都沒人取。豐奶奶平時獨居,并有輕微的健忘癥。眾人越想越不對勁,連忙到社區(qū)反映這一情況。
網格員緊急打電話聯系豐奶奶的兒子。原來,兒子前幾天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住,忘了拿之前訂的外賣。街坊們這才松了一口氣。
“信息站”貼心守望鄰里,也是街坊們參與小區(qū)公共事務管理的“議事廳”。
小區(qū)5號樓曾是高空拋物的“頻發(fā)地”。居民曾小環(huán)就親身經歷過幾次,“衛(wèi)生紙、果皮,甚至還有大垃圾袋,‘咚’地砸下去”。
社區(qū)請來專業(yè)機構的律師,在5號樓街坊驛站開了一次專項議事會。
樓下居民訴說被驚嚇的委屈,樓上居民講述被謾罵的心結,律師介紹高空拋物的危害、普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
曾小環(huán)有著近40年黨齡,在議事現場主動站出來,號召大家養(yǎng)成文明生活習慣?!拔覀儚睦锓殖鰜砹?,不能把老的陋習也帶出來。”
經過集體議事、學習,5號樓高空拋物的情況大大減少,今年春節(jié)后再也沒有發(fā)生。
街坊驛站熱議出社區(qū)內的焦點、難點,社區(qū)組織街坊召開相關議事會,對接區(qū)相關職能部門和街道、社區(qū)志愿者隊伍、社會公益組織、共建單位、專業(yè)公司開展服務,形成一套“發(fā)現、商議、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的“全流程參與、全維度共建”完整閉環(huán)。
近一年來,江漢人家小區(qū)居民的多個需求——公共區(qū)域安裝滅蚊燈、電梯里加裝電風扇、樓頂天臺增設曬衣架等,一一得到解決。
小驛站聚合大能量
綜合黨群服務區(qū)即將“上線”
江漢人家小區(qū)居民在架空層里打乒乓球。 長江日報記者 許魏巍 攝
“書記,驛站的升級方案什么時候出來?大家都很期待?!薄翱炝丝炝?,初稿已經做好,還需要修改完善,到時候請你們一起商量、提建議?!边@幾天,任蓮芳走在小區(qū),碰到相熟的街坊,總會被問到街坊驛站的升級計劃。
如今,江漢人家小區(qū)的街坊驛站吸引越來越多的居民駐足。6個架空層中有5個已得到充分利用,健康義診、社保卡升級、書畫大賽等服務和活動不斷豐富著架空層的作用和功能。
今年,社區(qū)打算結合居民需求,聯動更多資源,進一步改造升級街坊驛站。
有下沉黨員發(fā)揮特長,設計了一整套驛站的功能規(guī)劃方案;有公益組織拿出詳細方案,準備在驛站開展綠植栽種公益項目;市水務局、區(qū)水務局、區(qū)婦聯、區(qū)婦幼保健院、轄區(qū)幼兒園等單位都在籌劃把各自的特色活動、服務“植入”驛站。
任蓮芳介紹,新一輪改造升級下月即將啟動,街坊驛站將成為綜合黨群服務區(qū)。“我們讓家門口黨建‘扎根工程’扎進樓棟,讓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伸進最小的基層單元,讓街坊們都成為‘一呼百應’的締造者。”
(長江日報記者楊菁 喬馳通訊員朱素芳 饒玥 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