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君:丈夫住院費不用墊付卸下生活重?fù)?dān)
2018-07-30 10:21:04 來源:漢網(wǎng)
點擊查看高清原圖

  陳慧君陪兒子王晨峰在勝海社區(qū)青少年活動室做作業(yè) 長江日報記者彭年 攝

  長江網(wǎng)7月30日訊 7月19日,又到丈夫住院檢查的時間了,長嶺街官田村村民陳慧君早早起床,將丈夫王華明送到車站,讓他搭車去黃陂區(qū)人民醫(yī)院。今年起,王華明的醫(yī)藥費不僅有新農(nóng)合報銷,政府還給他買了一份商業(yè)保險,將自費的部分兜底,高額的住院費用自己一分錢也不用再墊付了,讓這個貧困之家肩上的重?fù)?dān)輕松卸了下來。

  一家人首次同看長江大橋

  王華明患尿毒癥3年多來,陳慧君一家人就圍繞著家里和醫(yī)院打轉(zhuǎn),想出門看看幾乎成了奢望,每次兒子看到同學(xué)全家人外出旅游,總是羨慕不已,不住地問媽媽:“我們什么時候也出去玩一下?”看著兒子期盼的眼神,陳慧君總是感到一絲愧疚,搪塞著:“過段時間,爸爸身體好一點,我們就去!”

  今年以來,王華明定期到醫(yī)院去做透析,身體逐漸好轉(zhuǎn),每次復(fù)查身體的指標(biāo)也趨向正常,陪兒子出門轉(zhuǎn)轉(zhuǎn),成為一家人的心愿。

  放暑假了,兒子的學(xué)校布置了一道作業(yè):參觀首義博物館,了解中國近代革命史。一查地圖,首義博物館在武昌,離長江大橋不遠,戶部巷也在附近,一家人興奮地規(guī)劃著“武昌一日游”。

  從黃陂到武昌的路程可不近,一家人早早起床,先坐汽車再坐輕軌,然后轉(zhuǎn)地鐵,9點多鐘,就到了首義博物館。一路上,陳慧君仔細(xì)地觀察著丈夫王華明的臉色,生怕他累了犯病。

  好久沒出門的王華明,似乎也像出了籠子的鳥,興奮不已,牽著兒子的手,一路上講著自己以前當(dāng)裝修工時去過的地方。參觀完首義博物館,一家人來到戶部巷,各種小吃令人眼花繚亂,但王華明很多都不能吃。陳慧君給兒子買了一兩樣他喜歡的小吃,看著他心滿意足的小臉,夫妻倆的心都融化了。

  吃飽了肚子,陳慧君一家人坐著電梯上了長江大橋,這是陳慧君和兒子第一次登上長江大橋,王華明帶著妻子和兒子,從長江大橋的武昌橋頭走到漢陽橋頭,看到站崗的武警,懂事的兒子向武警敬禮致敬。

  看著遠處的長江二橋、鸚鵡洲大橋和一棟棟高樓大廈,王華明感嘆:在家里待了幾年,武漢都快變得認(rèn)不出了!前面走著步伐穩(wěn)健的丈夫和天真可愛的兒子,陳慧君感覺前所未有的滿足。

  社區(qū)托管班解決后顧之憂

  由于丈夫失去勞動能力,陳慧君一家的經(jīng)濟來源,除了家庭低保的補助外,只有陳慧君做保潔的一個月1000多元收入。

  兒子放暑假后,陳慧君很是發(fā)愁:丈夫的身體能生活自理已經(jīng)不容易,指望他管兒子不現(xiàn)實,自己家周圍到處是水塘,一不注意,兒子就跟著大的孩子去水塘玩水,著實擔(dān)心孩子的安危,但自己又不能為了看孩子不去上班,失去目前的工作。

  就在進退兩難的時候,街道傳來消息,社區(qū)托管班可以免費托管家里沒人照管的孩子。陳慧君立刻給兒子報了名,很快托管班開了,她的后顧之憂解決了。

  每天清早,陳慧君做好早餐,就騎著電動車去上班,丈夫王華明陪兒子吃了早飯后,送他去托管班。托管班的老師每天輔導(dǎo)孩子做暑假作業(yè),還組織他們?nèi)チx賣報紙、發(fā)放公益宣傳單,作業(yè)做完了,老師們還帶孩子一起做手工、畫畫,舉辦各種主題閱讀活動,孩子的暑假生活豐富多彩。

  現(xiàn)在,陳慧君每天按時上下班,回家就給丈夫和兒子做飯,陪他們聊天。就算丈夫王華明身體狀況時常有些起伏,但陳慧君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擔(dān)驚受怕了,“政府已經(jīng)給我們承擔(dān)了最大的經(jīng)濟負(fù)擔(dān),我們一家人只需要輕松地面對生活,我覺得我們和別人沒什么不一樣!”

  長江日報記者魏娜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