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轉基因三文魚游上餐桌用了25年,最早研發(fā)出轉基因魚的中國還會等幾年?
2017-08-11 14:30:00 來源:新民晚報
  經過25年的漫長等待,美國轉基因三文魚終于進入人類餐桌。而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研發(fā)轉基因魚的國家,已經通過相關安全評價的轉基因鯉魚,還只能“禁閉”在水產研究所的實驗水域中。專家指出,中國轉基因魚真正上市,很可能還需要更漫長的等待。
  8月初,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已向加拿大客戶出售了4535千克AquAdvantage轉基因三文魚,這意味著在公開市場上,轉基因動物的食品完成了首次銷售。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AquaBounty公司開發(fā)出這項技術,隨后開始向政府提交申請,謀求轉基因三文魚的出售許可。在接下來的25年里,美國轉基因三文魚經歷了漫長的審批。
  而比美國轉基因三文魚經歷更漫長等待的,是中國轉基因魚。
  早在1983年,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領銜的團隊就已經將重組人生長激素基因導入鯽魚受精卵,獲得快速生長的轉基因魚。1990年的《紐約時報》稱,中國這個研究領先美國3年。
  在此基礎上,朱作言又于1991年構建了全部由中國鯉科魚類基因元件組成的“全魚”基因構建體。
  此后,中國科學家們又將草魚生長因子的基因轉入黃河鯉。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于選育出生長速度比黃河鯉快一倍的鯉魚,并完成相關的食品安全和環(huán)境安全評價??茖W家給這種轉基因鯉魚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冠鯉”。研究顯示,“冠鯉”一年即可長到2斤,達到商品規(guī)格。在同等養(yǎng)殖條件下,對照鯉需要兩年才能長到這么大。“冠鯉”不僅可降低養(yǎng)殖的時間成本、飼料成本和勞動強度,還可降低養(yǎng)殖過程中可能因缺氧、疾病等導致的風險。
  2015年11月,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了AquAdvantage轉基因三文魚可上市銷售,加拿大相關監(jiān)管部門也于2016年5月做了相同的決定。加拿大衛(wèi)生部稱,銷售這種三文魚的商店不必在包裝上貼上轉基因食物的標簽。因為根據(jù)加拿大相關監(jiān)管條例規(guī)定,只有當食物有可能造成健康風險,比如食物過敏或對食物的營養(yǎng)品質造成重大改變時,才需要貼標簽。顯然加拿大衛(wèi)生部認為,這種轉基因三文魚不屬于這種情況。
  更早問世的中國“冠鯉”卻依然在等待。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鄒曙明教授告訴記者,中國轉基因魚研究起步早,技術一度領先,各項研究水平一直與世界先進水平保持同步,只可惜缺少大膽上市的“臨門一腳”。
  中國轉基因魚走上餐桌,首先必須取得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并通過水產養(yǎng)殖新品種審定。但是,我國暫缺乏可操作的用于指導轉基因魚品種審定的內容。包括轉基因魚在內的轉基因改良農業(yè)新品種如何進入市場,都面臨著無標準可循、無辦法可依的窘境。
  如今,“冠鯉”只能在節(jié)假日偶爾成為轉基因魚研究人員的“盤中餐”。科學家們曾多次做過一項對比實驗:將冠鯉和普通黃河鯉,請同一名廚師以同樣的烹調手法,做好后端上來,讓品嘗者區(qū)分哪是冠鯉哪是普通鯉,結果品嘗者無法判斷出來。而轉基因草魚、轉基因武昌魚的關鍵技術研究,也正在上海海洋大學實驗室里深入開展。
  在鄒曙明教授看來,此次美國轉基因三文魚進入餐桌,有可能對中國轉基因魚上市產生積極影響。而且,國家貿易沒有明令禁止的話,這種美國轉基因三文魚也是有可能進口到中國百姓餐桌上的。不過,中國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不理解,客觀上加大了轉基因技術在國內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難度?;蛟S,中國轉基因魚或許還要經歷更漫長的等待。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