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兩名村民相約采蘑菇 家人食用后兩人不治身亡
2017-09-18 14:30:00 來源:半島網
  近日,平度兩名村民相約到山上采蘑菇,回家后分別做給家人食用,連吃兩頓后,兩家5口人均出現中毒癥狀,隨后送往醫(yī)院搶救治療。然而,因蘑菇毒性太大,其中兩人不治身亡。經鑒定,中毒者誤食的野蘑菇為灰花紋鵝膏菌,毒性極大。據介紹,青島地區(qū)常見的有毒蘑菇就有十余種,市民切莫自行采摘、食用野蘑菇。

  吃了野蘑菇兩家人中毒住院
  9月9日上午,平度兩名村民相約到附近的山上采野蘑菇,各自回家后,他們分別在午飯和晚飯時烹飪食用。連吃兩頓“美味”后,兩家人均出現嘔吐、拉肚子等癥狀。直到第二天,他們的中毒癥狀更加嚴重,其中一村民的兒子回家發(fā)現異常后,立即將他們送往平度當地醫(yī)院。送醫(yī)院不久后,年齡較大的一名老人去世。
  在平度當地醫(yī)院的救治下,四名中毒者中僅一位康復,三人的病情沒有緩解。為了避免悲劇重演,9月12日,三名中毒者被家屬轉院到齊魯醫(yī)院青島院區(qū)。然而,因為毒蘑菇毒性太強,一名男性中毒者出現肝臟衰竭,情況非常嚴重,幾天后也離開了人世。另外兩人也出現凝血功能不好等情況,目前仍在觀察治療,其中一人還處在危險期,情況很不穩(wěn)定,盡管病情有所好轉,但是不能確定是否會反復。
  禍首看上去并無“威脅性”
  據醫(yī)生介紹,蘑菇中毒癥狀復雜,治療時沒有特效解毒劑。為了更有針對性地治療,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家屬們回家找來了中毒者所吃的野蘑菇。經過青島市疾控中心取樣確認,毒倒5人的野蘑菇是一種灰花紋鵝膏菌,有劇毒。據介紹,這種灰花紋鵝膏菌主要是損傷肝腎功能,醫(yī)護人員需要對中毒者進行保肝、血漿置換,如果沒有及時去醫(yī)院,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
  9月17日,一名中毒者的家屬將誤食毒蘑菇的照片發(fā)給記者。據照片顯示,這種灰花紋鵝膏菌雖有劇毒,但看上去似乎沒有“威脅性”,“這些毒蘑菇與市場上賣的蘑菇顏色相似,外形也不是很特殊,看上去可以吃,沒想到危害這么大。家人采的灰花紋鵝膏菌還沒成熟,傘蓋還是圓的,成熟后傘蓋就會打開。”一名家屬告訴記者,為了避免野蘑菇再次害人,家屬還采了幾種其他常見的野蘑菇,供權威機構研究,以便及時對癥治療。
  治療費用高,家屬盼援手
  截至目前,仍有一名中毒者病情嚴重,而與她同時中毒的另外兩名親人已經離世。據該中毒者的兒子宋先生介紹,事發(fā)后,由于家中多人中毒需要治療,醫(yī)療費開銷非常大,而后續(xù)治療也需要很多費用,他的經濟水平有限,而哥哥的家庭情況也不好,嫂子還有精神疾病需要住院,目前已經到了無力支撐的地步。
  如果您想幫幫這不幸的一家,幫助情況嚴重的中毒者早日康復,可以撥打半島熱線96663聯系。
  ■支招

  警惕中毒“假愈期”

  盡量攜帶毒蘑菇就醫(yī)
  野蘑菇有毒品種多,毒性成分復雜,中毒癥狀表現各異,病死率高,且無特效治療方法。毒蘑菇的毒素對人體造成的主要損害有肝損害型、神經精神型、胃腸類型及溶血型等。一般在進食后6~24小時發(fā)病,初期嘔吐,繼之腹痛及腹瀉。嚴重的可造成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腦病,病情迅速惡化。如不及時治療,在1~2天內便可死亡。
  青島市疾控中心特別提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購食用菌必須到正規(guī)市場;一旦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咽部催吐,同時盡快到醫(yī)院治療;有些中毒患者經過治療后癥狀緩解,其實進入了“假愈期”,需要繼續(xù)觀察治療,否則很容易導致肝臟受損甚至死亡。就醫(yī)時,盡量攜帶吃剩的蘑菇,輔助醫(yī)生的診斷和治療。
  ■提醒 島城毒蘑菇不少,亂采亂食會要命
  據介紹,近年來,毒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國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占食源性疾病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據資料顯示,我國已知毒蘑菇種類超過400種(包括可疑有毒蘑菇),以牛肝菌科和鵝膏科為主,山東與云南、湖南、廣西、四川等省區(qū)都屬于蘑菇中毒高發(fā)省份。目前島城最常見的毒蘑菇有十多種,主要是褐鱗小傘、白毒傘菌、白毒鵝膏菌、紅鬼筆菌、臭黃菇、墨汁鬼傘菌、毒鵝膏菌及狗尿苔等。由于這些蘑菇看上去跟普通蘑菇沒有太大差別,很容易被誤食。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