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認證認可是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手段,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不過,記者調查了解到,我國超9成食品出口企業(yè)需通過各類國外認證,認證壁壘正成為“隱形高墻”。而據業(yè)內反映,包括食品出口在內的出口商品檢驗檢測認證市場一定程度上已被外資機構壟斷,且存在認證費用居高不下,因市場不同而標準不一互不采信等情況,加重我國出口企業(yè)的負擔。
對此,專家建議,應強化引導企業(yè)以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加工,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同時要重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檢測認證民族品牌,在國際認證市場增強話語權,以有效維護國家和企業(yè)正當利益。
出口食品企業(yè)遭遇認證壁壘
部分自愿性認證變相成為強制性
認證認可是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手段,是市場經濟的“信用證”、企業(yè)質量管理的“體檢證”,也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不過,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卻讓我國出口食品企業(yè)面臨日益增多的認證壁壘。
記者了解到,質檢總局、國家認監(jiān)委一直重視推行和強化質量認證。通過加強監(jiān)管、優(yōu)化服務、推進互認,推動質量認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據介紹,全國累計頒發(f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45.4萬張、42.9萬家,頒發(fā)證書及獲證組織數量連續(xù)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在推進國際互認方面,啟動實施了《認證認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愿景與行動》三年行動計劃,加入21個認證認可國際組織,簽署13份多邊互認協(xié)議和110份雙邊合作互認協(xié)議,100%等同轉化35項國際檢驗檢測認證認可標準。
然而,隨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國外客戶以需滿足其國內法律法規(guī)等要求向我國出口企業(yè),特別是向出口食品企業(yè)提出各類具有貿易保護色彩的認證要求,認證壁壘日益增多。
“近年來,我國出口食品企業(yè)除了取得出口國注冊資格外,國外采購商還要求企業(yè)必須通過外資機構的認證。”寧波檢驗檢疫局認證監(jiān)管處陳繼新處長說,最近,質檢部門調查注意到,我國食品企業(yè)進入不同國家市場,不少國家的客商強制要求必須通過外資機構的認證才行。以出口罐頭生產企業(yè)為例,僅浙江、江蘇就有9成企業(yè)是由外資機構認證的,而且擁有4個及以上認證。
“為了產品能進入不同市場,我們企業(y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費用共計通過了HACCP、ISO9001、猶太、社會責任和BRC等8個認證。”寧波天韻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頗為無奈地表示。
據了解,目前,在國際上與食品相關的常見認證大致包括四大類:以HACCP和ISO9001為代表的體系類認證;以有機食品和非轉基因(IP認證)為代表的產品類認證;以美國FDA認證、獨聯(lián)體國家GOST認證和日本JAS認證為代表的國家類認證;以清真認證和猶太認證為代表的宗教類認證。
此外,部分自愿性認證因客戶要求也變相成為強制性認證,如沃爾瑪要求蝦產品生產商需要通過一項非強制性的美國水產品ACC認證。
標準不一且互不采信認證費用居高不下
認證種類繁多且價格不菲,加重了出口食品企業(yè)尤其是小微企業(yè)的負擔。而據業(yè)內反映,包括食品出口在內的出口商品檢驗檢測認證市場一定程度上已被外資機構壟斷。
記者采訪了解到,我國食品出口不僅面對種類繁多的認證,而且準入條件苛刻。比如,產品出口主要貿易國家美國,在認證時需滿足《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簡稱FSMA)及其配套的預防性控制法規(guī)(117法規(guī))、食用農產品標準(112法規(guī))、預防蓄意摻雜法規(guī)(121法規(guī))等眾多的法律法規(guī),僅憑企業(yè)一己之力較難搜集、掌握和有效應對。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還明確表示現有的HACCP、ISO22000、GAP等認證不能直接等同FSMA要求的食品安全認證等。我輸美食品出口企業(yè)面臨嚴重挑戰(zhàn)。
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介紹,目前國際上與食品相關的常見認證超過23種,且大部分為強制性或變相強制性認證。由于食品認證涉及系列技術法規(guī),企業(yè)應對困難。不菲的各類認證費用還不斷推高企業(yè)產品成本。最近,國家檢驗檢疫部門調研發(fā)現,認證和驗廠費用以及通過認證需更新生產設施等費用已成為出口食品企業(yè)重大支出,直接推高產品出口成本約1個百分點,造成行業(yè)利潤下滑。
“我們公司2016年在食品認證方面的費用支出為91.15萬元,占出口成本的1.31個百分點。”寧波華宇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現在企業(yè)各類生產成本都在增高。檢驗檢測認證方面的費用還居高不下,并且因市場不同,標準不一,互不采信,需企業(yè)重復認證,讓我們真是“舉步維艱”。
記者注意到,更艱難的是小微企業(yè),高昂的外資認證費用對他們的出口影響更大。如浙江余姚聯(lián)海實業(yè)有限公司2016年出口額為40萬美元,而認證等費用支出為8萬元,出口成本提高3.3%,大大擠壓了他們的利潤空間。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寧波公司總經理王振新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或者收貨商要求外資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出具相關證書,甚至作為結匯憑證。包括食品出口在內的出口商品檢驗檢測認證市場一定程度上已被外資機構壟斷,據寧波認證認可協(xié)會調查,外資機構占據寧波進出口檢驗檢測認證市場85%以上的份額。
“雖然,近年來我國也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拓展FSMS、FSSC、BRC、GLOBALGAP、UTZ,歐盟有機認證,日本有機認證,但是,互認的數量還是嚴重不足。”王振新說,由于我國的認證機構在國際認證市場上缺乏品牌和影響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食品出口等行業(yè)企業(yè)以高昂的費用接受外資機構的認證。
但是,在國外客戶指定的外資認證機構中,部分認證機構并沒有想象的那樣規(guī)范,存在亂作為、服務質量打折扣的情況。
寧波康德食品有限公司,一家老牌罐頭出口企業(yè),他們按照國外客戶要求通過了清真認證和社會責任認證檢查,但未獲得相應證書,僅獲得國外客戶的“通過認證”通知。“我們也不清楚具體情況,為什么只是‘通知’而不是‘證書’呢,這些認證讓我們的思維有點跟不上了。”公司研發(fā)部張經理對此頗為不解。
記者采訪了解到,寧波地區(qū)不少出口食品企業(yè)反映,一些外資認證機構存在不按標準或合同檢驗、為難企業(yè)、額外收費的行為。并且還存在著虛假宣傳、無證經營、無序競爭、外資機構壟斷等亂象和問題。
據了解,國家認監(jiān)委最新的2017年第18號公告《國家認監(jiān)委關于對有關機構非法從事認證活動的公告》中指出,“CQS歐亞認證(中國)有限公司”“美國國際標準管理局(ISA)”“意大利歐洲認證組織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規(guī)定,在未經國家認監(jiān)委批準的情況下,擅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非法開展認證活動,并向部分企業(yè)頒發(fā)管理體系等認證證書。國家認監(jiān)委宣布其頒發(fā)的認證證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無效。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認證品牌
增強國際認證市場話語權
鑒于認證壁壘已對我國出口食品行業(yè)帶來實質性影響,業(yè)內建議,要重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檢測認證民族品牌,增強國際認證市場話語權,以有效維護國家和企業(yè)正當利益。
記者了解到,當前,外資機構帶來的認證壁壘已對我國食品出口行業(yè)帶來實質性影響,同時也制約了我國其它行業(yè)的外貿出口。
寧波檢驗檢疫局局長盧厚林說,要改變現實被動狀況,一方面,需強化引導企業(yè)以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加工,不斷提高質量管理水平,迎接認證壁壘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我國要重視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檢測認證民族品牌,在國際認證市場增強話語權,以有效維護國家和企業(yè)正當利益。
浙江大學非傳統(tǒng)安全與和平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余瀟楓說,我國的認證機構在國際認證市場上缺少話語權,在國際間證書互認方面困難重重,導致我國出口企業(yè)被迫接受外資機構認證。“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民族檢驗檢測機構品牌迫在眉睫,應以檢驗檢測機構改革為契機,綜合考量國內認證機構的規(guī)模、實力、潛力等因素,構建跨層級、跨區(qū)域、跨領域的多家國家龍頭企業(yè),讓他們作為我國行業(yè)代表參與國際競爭。”余瀟楓說,通過領軍型企業(yè)國際影響力的提升,逐步取得與國際大型檢驗檢測機構平等對話的地位。
盧厚林認為,面對我國認證機構在國際認證市場上缺少話語權、國際間證書互認難推進,出口企業(yè)認證成本高降低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客觀事實,應按照國務院要求加快檢驗檢測機構整合進度,抓住“一帶一路”、亞投行、自貿區(qū)等建設機遇,通過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列入CCC等方式推動沿線、成員國家關于檢驗檢測證書的國際互認,打造國際檢驗檢測認證“中國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