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乳業(yè)巨頭蘭特黎斯集團12批次奶粉爆發(fā)沙門氏菌感染事件不斷升級,其擴大了全球召回規(guī)模,包括出口中國的近40批次產品。
彼時,蘭特黎斯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還表示,問題產品公司官方渠道并沒有出口到中國。但海淘銷售的問題產品,屬于個人行為,公司無法進行統計。
11日晚間,蘭特黎斯給《證券日報》記者發(fā)來一份聲明,對于此次召回在華銷售的喜麗雅品牌6個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包括喜麗雅較大嬰兒配方奶粉900g聽裝(2017年4月7日);喜麗雅幼兒配方奶粉900g聽裝(2017年5月5日);喜麗雅金喜麗嬰兒配方奶粉900g聽裝(2017年4月26日);喜麗雅金喜麗嬰兒配方奶粉400g聽裝(2017年4月28日);喜麗雅金喜麗較大嬰兒配方奶粉900g聽裝(2017年4月26日和7月19日)。
蘭特黎斯上述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涉及的喜麗雅品牌及其他批次尚未銷售至市場,僅有6個批次共3028箱奶粉銷往市場。此次召回是響應總部的安全性號召,預警性召回。
而根據法國財經部公布的召回、禁售并禁出口的奶粉清單,目前擴大召回的蘭特黎斯奶粉共有600多個批次,其中近40批次出口至中國。
對于擴大召回原因,法國財經部認為蘭特黎斯12月2日召回的12批次奶粉不能控制污染風險。而本周又發(fā)現5名嬰兒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例,其中一名嬰兒食用的米奶粉并未出現在此前的召回名單中。
外媒報道稱,法國衛(wèi)生局和消費總局查明并證實感染沙門氏菌與涉事工廠產品之間存在關聯,財經部要求消費者盡可能不食用涉及的產品,其中多數是Milumel和Picot品牌。
另外,蘭特黎斯在聲明中稱,12月10日,蘭特黎斯集團部分產品疑似感染沙門氏菌,并可能會引起腹瀉及發(fā)燒,因此集團在全球范圍內下架并召回了相關批次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目前,公司出口到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均經過歐盟及中國政府的重檢驗,雙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均合格。
對于造成此次沙門氏菌污染的原因,蘭特黎斯方面表示,目前懷疑與涉事工廠的干粉塔受到污染有關,集團已對工廠設備進行清洗消毒,同時工廠已停產。
不過,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洋奶粉頻繁出問題,必將引發(fā)國內消費者對洋奶粉的信任危機,而國產奶粉在配方注冊制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也在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