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中國商務部發(fā)布了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表示,對于美國違反國際義務對中國造成的緊急情況,為捍衛(wèi)中方自身合法權益,中國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guī)和國際法基本原則,將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化工品、飛機等14類106項商品對等采取加征關稅措施,稅率為25%,涉及2017年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同日,中國商務部表示,中方已經于4日就美國對華301調查項下征稅建議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起磋商請求,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
當地時間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建議清單,涉及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價值約500億美元商品。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建議對來自中國的1333種商品加征25%的關稅,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醫(yī)藥、機械等行業(yè)。
聲明說,公眾可于5月11日之前向貿易代表辦公室就清單內容和稅率提交書面意見。此外,301調查委員會將于5月15日就清單內容舉行聽證會,并在5月22日之前再次接受公眾意見。
釋疑
中美貿易為何不平衡?美國經濟結構問題
4月4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召開中美貿易有關情況吹風會,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和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答記者問。
對于“希望中方每年減少一千億美元的對美順差”一說,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中美貿易順差實際只有美方公布逆差的三分之一,雙方不平衡的首要原因是美國的經濟結構問題。“一千億美元的順差全讓中國來減,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王受文說。
王受文進一步解釋,所謂經濟結構問題,是指美國儲蓄小于投資、消費較多,這就決定了它在全球貿易有逆差。其次,美元作為國際支付貨幣,決定了美國必須要保持較大的貿易逆差,才能維持這個地位。對中美貿易來說,出現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有很多優(yōu)勢行業(yè),例如高科技行業(yè),不向中國出口,從而產生了逆差。
王受文表示,最近幾年,美國經常項目貿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已經大大減少,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曾經達到4.9%,現在只有2.3%.而中國在2007年的時候,經常項目的貿易順差占到GDP的比重9.9%,到去年只有百分之一點幾。
為何打出了“大豆”牌?符合中國豆農利益
4月4日下午,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工作委員會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在這14類商品中,第一項和第二項都是美國大豆。
為何選擇大豆作為對美反制選項?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美方用所謂“301條款”、“國家安全”等理由,來處理經濟問題,最后只會損害美國自身,損害中國,同時也損害全世界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被迫提出了相關的產品目錄作為反制行動,而且提出目錄和相關順序是有依據的。
從數據來看,中美大豆貿易戰(zhàn)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2%,在2017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大豆為3285.4萬噸,占中國進口總量的34.39%.因為數量很大,中國種植大豆的農民已經向相關協(xié)會提出訴求,認為美國政府方面的補貼已經影響到了中國種植大豆農民的利益,中國政府要尊重中國農民的要求,尊重中國大豆協(xié)會的政策訴求,所以將大豆作為了這次反制的一個選項。不過,朱光耀也強調,目前這些產品目錄還沒有生效。
貿易摩擦升級怎么辦?按照WTO規(guī)則解決
“中方歷來強調中美的經濟關系是互利共贏的,這是中美經濟關系的實質。在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之初,中美貿易額只有25億美元,到了2017年度,中美貿易額達到5800億美元,增長了232倍還多。這樣快速的發(fā)展,反映的實質就是中美經濟關系互利共贏。”朱光耀表示,面對經濟關系的快速發(fā)展和巨大的貿易額度,兩國之間難免有貿易摩擦。
朱光耀說,對于貿易摩擦,中方歷來強調要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通過政策溝通磋商,按照WTO的規(guī)則加以解決,這是中美兩國作為WTO的重要成員都應遵守的原則。
但是,如果中美貿易摩擦繼續(xù)升級,朱光耀也明確表態(tài)稱,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從來沒有對外部壓力屈服,現在雙方已經把問題擺到桌上,是談判合作的時間,但談判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要互諒互讓,而不是漫天要價。
王受文進一步表示,中方是不愿意打“貿易戰(zhàn)”的,因為在“貿易戰(zhàn)”中沒有贏家。但是我們也不怕打“貿易戰(zhàn)”,如果有人堅持要打“貿易戰(zhàn)”,我們奉陪到底。“中方一貫的立場是,談判、磋商解決問題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如果美方愿意談,我們愿意在平等及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磋商,解決分歧。所以簡單地說,如果有人堅持要打,我們奉陪到底,如果有人愿意談,大門是敞開的。”
擔憂“中國制造2025”?有不同意見可磋商
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301調查”報告中,對“中國制造2025”提出幾方面擔憂,一是先進技術中國如何獲得,是否通過正當途徑?二是讓中國企業(yè)占一定市場份額,有沒有排他性?三是中國政府大量資助國內公司,是否符合國際經濟規(guī)則?
對此,王受文表示,中國本著開放發(fā)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提出“中國制造2025”,符合在世貿框架下的義務。如有不同意見,可以在WTO國際規(guī)則的框架下解決問題,可以再磋商,也可以起訴,但不希望人為地制造借口,然后實施單方面措施。
王受文說,“中國制造2025”的目的是為中國制造業(yè)的升級提供戰(zhàn)略指引和信息指導,是透明、開放的,也是非歧視的,不僅中國企業(yè)可以參加,外國企業(yè)也可以參加;不僅國有企業(yè)可以參加,民營企業(yè)也可以參加。歡迎美資企業(yè)參加“中國制造2025”計劃。
王受文還提出,“中國制造2025”的指標是預測性的、指導性的,而不是強制性的,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指導性指標、規(guī)劃。他舉例說,美國在克林頓政府時期,曾制定過一個國家基礎設施計劃,將信息高速公路作為振興美國經濟的一項重要措施;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則制定過一個“出口倍增”計劃,該計劃的指導性目標是在五年之內出口翻番。“所以我覺得,對‘中國制造2025',大家需要再去仔細地閱讀,不要把它當成可怕的事。”
此外,對于美國“301調查”報告中關于中國“強制技術轉讓”的指責,王受文說,這是毫無事實根據的,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規(guī)定外國企業(yè)必須轉讓它的技術給中國合作伙伴。
他表示,中國確實存在一些行業(yè),外資進入時需要進行合資,這個要求符合WTO規(guī)定。在合資過程中,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進行技術轉讓,完全依據契約,這是自愿行為,政府不應該進行干預。實際上,有一些美國企業(yè),例如某知名汽車公司,還通過合資的方式,在中國實現了巨大收益。其通過合資獲取的利潤,超過了它在美國本土的利潤,也超過了它在其他國家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