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菇雞腿如果用大盤蒸,要用幾攝氏度?蒸多久?”“100℃,蒸15分鐘。”……前天,上海市食藥監(jiān)局執(zhí)法人員對國家會展中心內的餐飲單位進行突檢,一家中式快餐店的工作人員沒有被執(zhí)法人員問倒。
記者跟隨執(zhí)法人員檢查時發(fā)現,哪怕再小的細節(jié),都沒有被放過。
必須達到“放心餐廳”標準
在“真功夫”快餐店,執(zhí)法人員用蘸有檢測液體的棉花棒擦拭了后廚待用的餐具;在“星巴克”內,棉花棒的擦拭對象換成了點心展示柜的內壁。之后,棉花棒被塞入一支透明試管內,投入ATP檢測儀,蓋上蓋子。大約十幾秒后,檢測儀上的讀數分別停留在“2RLU”和“62RLU”。
據介紹,RLU數值的高低代表表面清潔度,一般低于100RLU,可初步判斷其消毒措施落實得較好。反之,則因消毒措施不力,可能將細菌帶入食物,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洲際酒店的后廚,執(zhí)法人員盯上了數瓶沒有蓋子的調味料。對此,市食藥監(jiān)局執(zhí)法總隊總隊長李潔說出“門道”:“這家酒店今天沒有大型餐飲接待任務,廚房處于閑置狀態(tài)。這些調味料可能從早上開到現在,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暴露在空氣中。雖然只是個細節(jié),但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食品安全,不容有失。”
在上午的檢查中,洲際酒店還有一些錯漏被當場發(fā)現。比如,原材料中的豆芽無法溯源到生產企業(yè)、有些肉類無法當場提供瘦肉精檢測報告。
記者從市食藥安辦了解到,目前進駐國展中心的近80家餐飲單位全部以最嚴格的標準來管理,必須達到上海“放心餐廳”的建設標準。具體要求包括:實施“明廚亮灶”,向消費者公開食品加工烹飪等重點區(qū)域的食品加工操作過程;重點區(qū)域的食品加工操作過程視頻信息與監(jiān)管部門聯通,接受遠程監(jiān)管;實現食品可追溯,并向上海“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報送相關信息;全面禁煙等。洲際酒店上述一些錯漏不符合“放心餐廳”的相關要求,被要求及時整改。
國展中心或禁止外賣入場
市食藥監(jiān)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拔苗助長”是餐飲行業(yè)大忌,但在展商云集的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不排除餐飲單位迫于接待壓力,出現超范圍、超負荷加工餐飲的問題。一旦發(fā)生,容易忙中出亂,產生生熟交叉污染、時間、溫度控制不當等食品安全隱患。
據介紹,食品監(jiān)管部門將采用核定、監(jiān)控餐飲單位實時加工量的手段,防控上述問題發(fā)生。比如,派遣專員值守在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一旦發(fā)現加工量大幅超過“警戒線”,將暫停其加工行為。
此外,國展中心內的餐飲“短駁”也是風險點。記者在“真功夫”門店的一個角落看到十幾個送餐箱。工作人員表示,這些箱子專門用來“短駁”餐飲,主要服務的是一些在展館內有事跑不開,需要送餐過去的消費群體。
李潔表示,針對這種“短駁”行為,過去一般要求餐飲加工完成后2個小時內食用,其他許多細節(jié),并未有具體要求。據透露,市食藥監(jiān)局將參考近期出臺的“共享餐廳”監(jiān)管工作要求,新制定一項針對國展中心內餐飲“短駁”的監(jiān)管要求。以“共享餐廳”為例,就餐場所和制作餐食餐飲單位的距離原則上不超過800米;送餐箱(盒)要有清洗、消毒、保潔設施等。
通過強化管理和監(jiān)督,國展中心內的餐飲單位都能嚴格控制食品安全風險,可國展中心周邊餐飲單位送來的外賣怎么管?
李潔坦言,相比國展中心內的餐飲單位,周邊餐飲單位外賣的風險要高出許多。目前,市商務委、市食藥監(jiān)局等部門正在評估這些外賣的風險,如果認為風險較高,可能在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禁止外賣入場。與此同時,將充分確保場內的餐飲供應,避免供應量不足,參展者被迫到場外找東西吃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