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豬排骨剛下鍋發(fā)現5厘米長“蛔蟲”?
2018-08-06 14:30:00 來源:半島晨報
“在廚房蒸了一晚上桑拿,動用了三個鍋,做了冬瓜排骨湯,剛準備吃被告知有蛔蟲……”近日,這條配有圖片隔著屏幕似乎都讓人隱隱作嘔的消息可謂引爆了朋友圈。有網友留言稱,“再也不吃豬肉了!”,還有的網友對消息表示質疑希望求證真相。那么豬排骨里真的會有蛔蟲嗎?消費者擔心的問題是否存在?記者對此做了調查。
  吐槽:排骨剛下鍋 鍋里發(fā)現“蟲子”
  近日,一條微信消息引爆了朋友圈,“在廚房里蒸了一個晚上的桑拿,動用了三個鍋,做了冬瓜排骨湯,剛準備吃被告知有蛔蟲!連螞蟻都害怕的人還給切開了……最近高溫,大家還是把肉停停吧!”“排骨”“蛔蟲”“切開”,這些敏感字眼可謂觸動了網友們的敏感神經。連日來消息引發(fā)熱議并不斷被網友轉發(fā),有網友將這段截圖發(fā)給了本報記者,希望進行求證。
  幾經輾轉,8月5日,記者終于聯系上了當事人高女士。高女士說,8月3日下午2點多,她跟一位朋友到位于匯通街的一家市場買菜,當時兩人在一家肉鋪買了豬排骨。“我倆買的是一扇上的,她買了兩根長一點的,我買了三根短的。”高女士說,買的時候肉是放在冰柜里的,攤主拿出來稱好,她跟朋友都沒有發(fā)現問題。
  晚上6點多,高女士準備做紅燒排骨,她先用開水焯了一下,可排骨剛下鍋,她就在鍋里發(fā)現了異物。“像蚯蚓一樣,大約5厘米長。”高女士說,當時她非常震驚,趕緊將異物撈出,為了辨別甚至還將其切開。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高女士還在網絡上搜索到了一些圖片,比對后她認定這根異物是蛔蟲。之后她不僅發(fā)了朋友圈,而且還通知一起買排骨的朋友,對方也非常驚訝同樣發(fā)布了朋友圈,這才引發(fā)了朋友圈熱議。
  求證:生排骨里拽出“蟲子”其實是血管
  高女士發(fā)現的真的是“蛔蟲”嗎?通過采訪高女士以及仔細觀察她拍的照片,一個細節(jié)讓記者產生了疑問。高女士說,在買排骨時是攤主切好的,當時她并沒有發(fā)現問題,回家將排骨下鍋后才發(fā)現了“蟲子”,也就是說,高女士發(fā)現“蟲子”時已經被水燙過了,因此高女士也不知道更無法還原它原來的樣子,所以對于“蟲子”的真實身份還有待考察,記者決定到該市場進行求證。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匯通街的農貿市場并找到了這家肉鋪。該肉鋪懸掛著“**塔冷鮮肉”的招牌,記者看到攤位上還擺著“肉在冰箱里”的字樣,女攤主正在不停地招呼顧客。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誤會,記者先找到市場管理方,在辦公室里見到了工作人員謝先生。聽聞記者反映的情況后,他表示,該市場對于生鮮都有嚴格的要求,所有的進貨渠道都非常正規(guī),而且都有相關手續(xù),“蛔蟲”的事情從未聽說過,他也十分驚訝。
  為了進一步求證真相,謝先生帶著記者來到這家肉鋪。女攤主告訴記者,這種情況之前也有消費者找過她一次,但這并不是蛔蟲而是排骨里帶的血管。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真實的,女攤主拿出了冰柜里的所有排骨,在記者以及市場管理人員的面前,女攤主現場從排骨里抽出了多根血管,其外觀形態(tài)確實很像蟲子。
  實驗:血管水煮后與“蛔蟲”相似
  為了對消費者負責,記者將女攤主抽出的幾根血管帶了回來,這幾根血管雖然與蟲子很像,但與高女士拍攝的照片還是有些差異。由于高女士發(fā)現“蛔蟲”時是被水煮過的樣子,記者也在鍋中燒開了水,之后將血管放入熱水中,不一會兒其顏色就發(fā)生了變化,形態(tài)也更圓潤一些,跟蛔蟲確實非常相像。記者將實驗后拍攝的照片發(fā)給了高女士,她的回復是,“跟我這個一樣!”
  專家:排骨里不可能有蛔蟲
  豬排骨里是否真的會有蛔蟲?對此,記者采訪了遼寧師范大學生物學教授姜長陽??吹秸掌?,姜教授表示,從其體表、顏色等幾處細節(jié)觀察,其與蛔蟲還是有差別的。由于高女士當時未能留下實物,所以未經專業(yè)檢測無法最終定論。但姜教授告訴記者,蛔蟲主要寄生在動物的小腸當中,它在小腸當中吸收營養(yǎng),而根據排骨的結構特征,蛔蟲出現在排骨當中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辨別:蛔蟲與血管應該如何辨別呢?
  那么,到底如何判斷是蛔蟲還是血管呢?賣肉攤主告訴記者,蟲子一般煮熟后一扯就碎,而血管和肌腱則不容易扯斷。對此,姜教授也進行了科普,他說蛔蟲是獨立個體,其兩端較尖,體表很亮。而血管則發(fā)白并不亮,而且血管一般包裹著一些結締組織。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