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臨近去懷化通道品最“有味”的侗族年
2016-02-02 07:43:12 來源:

  

    做糍粑

長江網(wǎng)訊(記者 羅旭)猴年已近在眼前。老人們過年最盼望闔家團圓,兒孫滿堂;年輕人過年則希望放松身心,旅游行走……于是,帶著全家老小,找一處遠(yuǎn)離城市、年味濃郁的大院、村子或寨子,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熱鬧新年,已成為越來越受城市人歡迎的一種過年方式。

位于湖南省懷化市最南端的通道侗族自治縣,侗族占總?cè)丝诘?8.3%。這里,保留了侗族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美麗的侗錦、古樸的鼓樓、熱情的多嘎多耶、虔誠的祭薩、熱鬧的合攏宴……而芋頭侗寨作為通道保存最完好的侗寨,從大年初一至初六,推出了鬧新春系列民俗活動:吃侗菜喝侗酒,唱侗歌入侗房,開門搶紅包,進寨攔門酒,童趣鬧春牛,以及寫對聯(lián)、猜燈謎、尋年味……古樸的寨子已高掛大紅燈籠,窗檐下掛滿了酸魚臘肉,熱情的侗家人已備好美食美酒,只等遠(yuǎn)方的客人到來。

游最“博”侗寨,處處攝影天堂

芋頭侗寨距通道縣城9公里,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明朝建筑格局和清代中期建筑實物,由于寨內(nèi)的建筑包含了侗族建筑的所有內(nèi)容,被專家稱為侗民族建筑的“實物博物館”,并有“侗寨布達(dá)拉宮”之稱。寨子因山就勢,鼓樓、風(fēng)雨橋、門樓、古井、薩歲壇、吊腳木樓居室、古驛道等一應(yīng)俱全,融匯了侗族工藝的傳統(tǒng)和山里人的樸實風(fēng)格。

    

  芋頭古侗寨—古寨晨霧(吳滿亮)

芋頭是一處攝影天堂,不需要專業(yè)的相機和技巧,這里的每一處建筑、每一樣手藝、每一張滄桑慈祥的臉、每一個羞澀善良的笑,以及新年氛圍下熱鬧的爆竹、穿新衣的孩子、喜慶的紅燈籠、滿屋檐的酸魚臘肉……都是一道最美的風(fēng)景。

   

  鼓樓話豐年--彭學(xué)平攝

    

  織侗錦

吃最“大”侗餐,新年團圓合攏宴

過年,吃喝是最大的主題!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在侗家菜中,帶酸味的占半數(shù)以上,“無菜不腌、無菜不酸”。芋頭侗寨亦保持了侗族最原始的酸魚、酸肉、酸菜等制作方法。

在芋頭,吃的是侗家人自己種的蔬菜,自己打的年粑,自制的酸魚酸肉;喝的是自釀的甜米酒。所有的主食、原料和配菜都是寨中種植或養(yǎng)殖,吃著尤為放心。

    

  侗家打糍粑--徐建新攝

侗家人自釀的甜米酒喝著香糯可口,可后勁十足。進寨時,客人要接受特殊的迎賓儀式——攔門酒,喝的就是甜米酒。侗家人在進入寨子的門樓邊設(shè)置“路障”,擋住客人,飲酒對歌,你唱我答,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礙物,恭迎客人進門。

    

  侗寨攔門酒

如果你恰巧能趕上一場合攏宴,就能感受到一場新年最“大”的侗族團圓飯。一直以來,侗族就流傳著“搶客”的習(xí)俗,沒有客人或客人很少的將自家的食物搬過來一起吃,桌子不夠就架板子拼起來,這就漸漸演變成了合攏宴。

   

  合攏宴

幾十張桌子拼成一個大大的圓,各色侗族美食一一擺滿長桌:腌魚腌肉、土雞土鴨、自制豆腐、新鮮蔬菜,或炒豬、羊、牛肉,或炒雞、鴨、鵝蛋,或炒雀子肉和野獸肉,以及甜米酒、糯米飯、糍粑、小米粑等。認(rèn)識的、不認(rèn)識的、或剛認(rèn)識的人,大家如同一家人一般坐在一起。用餐前,先端起盛滿米酒的酒杯站起來,邊唱侗歌邊移動腳步圍著長桌轉(zhuǎn),轉(zhuǎn)了半圈之后又端著酒唱著歌沿著長桌轉(zhuǎn)回原座,叫“轉(zhuǎn)轉(zhuǎn)酒”,也稱“串杯”。熱情友好的氣氛一下被渲染開來,大家吃著喝著唱著笑著,享受侗餐的美味和侗家人的熱情!

賞最“土”侗舞,熱情多嘎多耶

芋頭侗寨的侗族歌舞表演沒有其他侗寨那種濃厚的商業(yè)氣息,這也是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保持得最原生態(tài)的民族演出。演員就是寨子里的村民,他們將演出所得用于對侗族歌舞的傳承和保護。對于久居城市的人們來說,看一場原汁原味的民族演出,比看一場歌舞表演要難得得多。

  

    

  精彩演出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