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擁有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鳴沙山月牙泉以及陽關、玉門關等一眾著名景點,這個暑期,客流量持續(xù)高位。除了傳統(tǒng)的觀光旅游體驗,游客還可通過數字技術進行沉浸式游覽。
科技賦能文旅游
沉浸式游覽莫高窟
這個暑假,在莫高窟參觀完實體洞窟之外,最新打造的“尋境敦煌”數字展廳成了新的熱門打卡地。游客通過佩戴VR設備,可以走進1∶1還原的虛擬285窟,以近乎微距的視角欣賞壁畫,身臨其境感受莫高窟的美輪美奐。
游客 劉嘉偉:形式還是比較新穎的,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敦煌文化,這應該是比較進步的文化遺產傳播保護的一個方式。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工作人員 陶心顏:5歲的小朋友和75歲的老人都有來參觀,有很多人在結束以后都想要再來一遍,沉浸展現在已經成為莫高窟的一個小爆款。
不只是莫高窟,在敦煌博物館,XR交互體驗也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在設定的劇情中,游客可以穿越時代,化身為修復石窟甬道的工匠,或是深入某段歷史故事,感受大漢邊疆的烽火歲月。
低空觀光+萬人演唱會
解鎖暑期新玩法
游客對于新鮮感、互動感、體驗感的追求,催生了許多文旅新場景,在敦煌的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多樣化的玩法,也激發(fā)了消費市場的生機活力。
到了鳴沙山月牙泉,8K沉浸式VR飛行體驗,進入不少游客的旅行體驗清單。戴上眼鏡,只需要8分鐘,就可以打卡敦煌的諸多景點。
如果您是冒險家,覺得視覺的飛行并不過癮,在鳴沙山月牙泉,我們還能“玩真的”。暑期以來,在空中俯瞰沙漠綠洲這樣的飛躍旅行方式很受游客追捧,低空觀光游覽需求旺盛。只要天氣晴朗,景區(qū)航線就會一直繁忙。單單是傍晚旅游高峰這一個小時,三架直升機已經輪番起降總計超30架次了。從空中往下看,這處山泉相依、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觀就是這里低空經濟的核心賣點。
騎駝騎乘體驗的火爆,讓我們仿佛又看到了千年前古絲路的繁盛景象。除直升機之外,動力三角翼、自轉懸翼機等也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飛行選擇。
你還可以登上熱氣球。當夕陽西下的時候,在熱氣球上欣賞落日實在是一件浪漫的事。放眼望去,我們還可以將鳴沙山的磅礴之美盡收眼底。
夜幕降臨,萬人星空演唱會釋放出自己巨大的吸引力。每天,都有兩萬多名游客在近4000平方米的整面沙山山坡上,揮舞熒光棒、點亮手電筒,放聲歌唱。
據了解,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現有的體驗業(yè)態(tài)已經增加到13種,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其中,單單是星空音樂會的舉辦,就帶動景區(qū)游客量上漲超20%。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服務中心主任 李瑛:從今年6月15日到現在,游客將近有150萬人,對鳴沙山月牙泉整體的經濟效益有最為明顯的拉動作用。
特色小吃“精致”升級
激發(fā)夜間消費潛力
甘肅敦煌的夜晚,不只有鳴沙山月牙泉畔的浪漫,還有夜市中的滿滿活力。為了滿足南來北往游客的味蕾需求,當地升級創(chuàng)新,挖掘打造非遺民俗、歷史文化特色小吃,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專程來到敦煌夜市的美食街區(qū)“打卡”。
晚上11點半,敦煌夜市沙洲食驛迎來了一天中人流量最高的時刻,滋啦作響的烤羊肉、芳香四溢的手抓飯等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來到這里感受“舌尖上”的敦煌。
67歲的曹建敏經營著一家4平方米的檔口,從下午5點半開始,店里的4口大鍋就輪番工作,每3分鐘就能出鍋30個餅,但這根本不夠賣。
除了沙蔥牛肉餅,沙洲食驛40余家美食檔口均各有主題,比如泡兒油糕、驢肉黃面、“神仙粥”。此外,這里還有誘人的絲路美食,烏孫手抓飯、疏勒烤包子等等,讓游客的味蕾一站式穿越古時西域36國。
說起大西北的美食,分量足是大家的第一印象,不過,不少游客都想要多嘗嘗鮮,這里餐食的分量和價格都縮減為原來的三分之一。
游客 馬筱柏:今天晚上喝的是杏皮水,還有“敦煌三寶”。吃這么多,我對敦煌的了解、對絲綢之路的了解就很多了。
今年假期,最火爆的時候,一個晚上沙洲食驛就賣出了560多條烤魚、1200多串紅柳烤肉、1600多個沙蔥牛肉餅。
美食上的不斷“創(chuàng)新”,再加上“陽關將軍”“西域公主”巡游夜市等沉浸式新場景的不斷涌現,讓敦煌的夜間文旅消費熱度持續(xù)攀升。數據顯示,暑期以來,敦煌夜市的游客量日均超過3萬人次,小吃區(qū)域營業(yè)額同比上漲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