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犬,該咋管(民生三問·關注流浪犬管理③)
本報記者 熊 建 禹麗敏 王昊男
城市流浪犬的產生主要來自養(yǎng)犬人的遺棄,各地對流浪犬主要采取收容的方法,但財政壓力和收容難度都制約了收容的動力和能力。從源頭上根治流浪犬問題,專家建議:一是完善制度,如建立遺棄犬只的養(yǎng)犬人懲罰制度等;二是加強養(yǎng)犬人責任意識,養(yǎng)犬不僅要有愛心更要有耐心;三是管理部門應當創(chuàng)新方法、加強管理,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嘗試搭建疏導機制等。
流浪犬現象的產生,甚至不時發(fā)生傷人事件,責任到底應由誰來負?流浪犬收容管理,管用不管用?從根本上治理流浪犬問題,該從哪里著手?就此,相關人士提出了建議。
問
流浪犬傷人責任歸誰
問:流浪犬的來源主要有哪些方面?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孟延春:流浪犬的來源:一是養(yǎng)犬者遺棄的犬;二是二代或N代野犬,也就是遺棄犬的后代;三是其他原因導致的流浪犬,如遺失、偷竊遺棄、獸醫(yī)院遺棄等。城市中的流浪犬應主要來自遺棄,但產生原因卻是疏于管理、管理缺位、管理力度弱等。
中南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龐明禮:除了城市中流浪犬的自我繁殖,流浪犬來源主要是養(yǎng)犬人士的拋棄。
問:流浪犬傷人,主要責任應由誰來負?防止流浪犬傷人,主要方法有什么?治理難點在哪兒?
孟延春:如果能找到遺棄犬的人或單位,則主要責任甚至全部責任應由遺棄者承擔。如果找不到,可聯(lián)系相關部門。堅決收容是防止流浪犬傷人的直接有效辦法,根本方法則是要防止流浪犬產生,懲罰造成流浪犬的遺棄犬者是關鍵。治理難主要難在流浪犬的主人難確認。
寧夏流浪動物救助聯(lián)合會小院救助站站長劉紅川:飼養(yǎng)寵物門檻低,不良犬販為追求經濟利益,胡亂配種產生大量“串串”,而后又遭到主人遺棄,這部分流浪犬構成了流浪動物的主力。
龐明禮:流浪犬傷人的責任主體很難界定,追根溯源找犬主人很困難,同時流浪犬出現的隨機性大,管理部門也很難第一時間處理。因此,防止流浪犬傷人的根本舉措是從源頭上解決流浪犬存在問題。
問
收容有壓力怎么緩解
問:當前各地對流浪犬主要采取收容的方法,這種方法有何優(yōu)缺點?
孟延春:對流浪犬采取收容的方法是正確的。而因為沒有收容消解方法,造成政府財政壓力越來越大,收容難度提高,收容動力和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龐明禮:收容是很好的辦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流浪犬的治理困難。因此,我們要積極鼓勵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參與到流浪犬治理工作中來。但是,收容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流浪犬問題,因為收容的規(guī)模和經濟力量有限,而且信息不對稱、不健全也導致這些流浪犬收容站無法與養(yǎng)犬人士之間建立有效連接。
劉紅川:我們收的流浪犬大多是傷殘甚至是染病的犬,相當一部分支出在醫(yī)療費上。目前,我們基本是負債狀況下艱難運營著救助站,欠了銀川寵康動物醫(yī)院約20萬元,而這只是其中一部分欠款。這些年,我們救助站救助收容的動物不下上千只,對收容進救助站的流浪動物,我們是必須做絕育的。犬類的繁殖能力是較強的,每年兩次生產。如果不提前進行絕育,數量是無法減小的。在目前接近飽和的收容狀態(tài)下,只有絕育這種方式,才可以在未來幾年有效緩解我們的經濟壓力。
問:對于流浪犬的管理,政策上還有哪些缺環(huán)?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流浪犬問題?
龐明禮:目前政府主要出臺了引導性政策,規(guī)定什么能做和什么不能做,沒有規(guī)定拋棄了怎么辦,缺少懲戒性配套政策,這就導致政策不執(zhí)行、不落實,沒有震懾力,變成了“抽屜政策”。我們應當健全懲戒性政策,約束養(yǎng)犬人士,從根源上減少流浪犬的產生。
孟延春:對流浪犬的管理,除了收容之外,還應當建立收容犬的合理性生態(tài)消解制度、收容犬的再領養(yǎng)制度及遺棄犬只的養(yǎng)犬人懲罰制度。
問
根治遺棄犬從哪入手
問:對于流浪犬管理,您還有哪些建議和呼吁?
孟延春:呼吁對流浪犬堅決實施收容;流浪犬收容應由專門部門負主責。
建議丟失犬的人和單位應在第一時間報案,找到犬后應立即或在24小時內銷案。報案者可酌情減輕犬傷人后的責任,但要承認報案前的犬傷人責任或由法律部門決定責任大小。如果犬找到后不銷案即視為非法養(yǎng)犬,應受處罰。
另外,在公共場所不拴犬鏈達15分鐘以上的犬,可不可以視為流浪犬進行收容?既可激勵養(yǎng)犬的主人或單位看護好自己的犬,又可避免犬成為流浪犬和防止家犬傷人。
問:流浪犬的主要來源是家養(yǎng)犬的遺棄,那么如何從根本上減少家養(yǎng)犬的遺棄呢?
北京警方相關負責人:在個人養(yǎng)犬問題上,建議養(yǎng)犬人在養(yǎng)犬前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時間、物力、周邊環(huán)境等因素,并對養(yǎng)犬法規(guī)有充分的了解。一旦選擇養(yǎng)犬就要負起責任,樹立“一旦選擇,終身負責”的養(yǎng)犬觀,不要隨意遺棄犬只。
德國某流浪動物救助公益組織志愿者李鼎熙博士:德國的流浪犬數目相對比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在德國的寵物收養(yǎng)門檻較高。德國養(yǎng)犬必須交養(yǎng)犬稅、上強制保險。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德國的寵物一般都會植入辨明寵物身份的電子芯片。假如飼主棄養(yǎng),可以通過植入的芯片找到當事人,原飼主可能會被處以最高9萬歐元的罰款。因此德國的動物收容中心不僅僅負責照顧被遺棄或走失的動物,還負責照料隨著城市化而受到影響的野生動物,在其恢復健康后將其野放。
德國的動物收容站的狀況要好很多,“汪星人”有著充足的活動空間,我當時日常的工作內容就是陪著小犬在戶外活動。而且德國的動物收容機構雖然大多是民營,但德國政府還是制定了很多輔助政策,例如促成獸醫(yī)和動物養(yǎng)護專業(yè)的學生在養(yǎng)護站里實習,組織當地小學學生到養(yǎng)護站和小動物互動等等,這樣不僅降低了養(yǎng)護站的運營成本,也加強了一般民眾對于飼養(yǎng)寵物的責任意識。
龐明禮:應主要從三方面著手治理城市流浪犬問題。
一是提高養(yǎng)犬人士的主體意識,包括愛心意識和責任意識,寵物被拋棄主要是因為養(yǎng)犬人士的這兩個意識不高。就愛心意識來說,很多人養(yǎng)犬都是出于興趣,但養(yǎng)犬更需要照顧和關愛,很多人不能把愛心轉化為耐心。就責任意識來說,部分養(yǎng)犬人士社會意識較弱,他們沒有意識到,拋棄犬會給社會造成安全隱患,產生社會問題。
二是要從疏導機制上下功夫。我們可以充分調動非政府組織和互聯(lián)網的力量,建立點對點、人對人的網絡化互助平臺,收容也可以設立APP,養(yǎng)犬人士不想養(yǎng)了,可以在平臺上贈送,尋找領養(yǎng)的合適人選,通過互助平臺建立起養(yǎng)犬人士和收容之間的對接機制。
三是要建立“堵”的機制,強化管理部門的責任意識,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定期清理,減少流浪犬的存在。
(孫志男參與采寫)